妙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口一个“宝珠妹妹”,显然和温家人一样,是心甘情愿将温宝珠当真如珠似宝的捧在手心里。
世间良人难寻,一个真心爱慕她的世家公子,总好过粗鄙村夫或浅薄商贾。虽然温家人打定主意养着自家姑娘一辈子,可俗世纷扰太多,与其给人流言中伤她的机会,不如看她飞的更高,让人望尘莫及。
温富和温明俊虽然心酸,但也是这般想法。如若董县令真心求娶,董家长辈欣然同意,他们自不会拦着温宝珠的青云路。
得到肯定答复的董玄卿笑的如沐春风,桃花眼看呆了四周百姓。有旁观的小姑娘羞红着脸喃喃自语:“怎会有这样好看的人?宝珠姐姐福运实在太好啦。”
温家人暗自骄傲:他们家宝珠就是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金娃娃。
董玄卿行动力极强,更兼他在董家地位不低,哪怕与京城相隔千里,还是在半个月内将婚事定了下来。杜氏亲自带着整整一个车队的聘礼抵达项古县,拜托刺史夫人为正媒,玄远大师合过八字,与温家结秦晋之好。
小小的岭头村彻底轰动了,他们这里最能耐的不过是个落第秀才,县令大人已经是渴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哪里想到温家能攀上京中高门,将温宝珠嫁给了丰神俊朗的董县尊?
且以董家的行事来看,这桩婚事一点儿没被排斥,人家开开心心就认下了这么个农家媳妇儿。除了感慨温宝珠的好运,村民再说不出什么话来。当然也少不得有年轻姑娘暗自后悔,当日自己怎就没想着在宴会中“迷路”,与董县令来个“偶遇”呢?
无论是真心恭贺还是冷嘲热讽,温宝珠都接受良好,并不往心里去。虽然在这世界活了十来年,她其实并没什么归属感,唯有年纪小小的董玄卿,是唯一让她感受到悸动的存在。
成亲的日子定在一年后,洞房就设在别院里。等董玄卿三年任期满,他们夫妻俩再一块儿回京。杜氏在别院中再见温宝珠时忍不住感慨:“亏我心存侥幸,因心中不安便强令他离开你。可知这些年我受了多少煎熬,如今倒终于松了口气。”
她这话并非抱怨,只是陈述事实,温宝珠便轻笑:“谁不是这般想呢?我们本一样心思,可惜他太过固执。”
杜氏从来没将温宝珠当做晚辈,听她这么说,也是忍不住笑了:“仿佛我们是白操心的老妈子,臭小子却一点儿不领情,偏要和我们对着干。”
“我只当他是个傻大胆。”温宝珠眨着眼睛卖萌,只说出来的话有几分危险:“我可真不是个好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