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定也是值得继续做下去,毕竟这些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解决华夏的就业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但是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技术密集型产业,肯定也不能错过。
江辉准备以汽车为纽带,带动相关的一系列产业发展。
后面在国企改革的过程当中,更是可以考虑兼并一些工厂,让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快速的朝着宝马汽车集团的方向发展。
「我看东瀛街面上的汽车款式非常的多,品牌也是非常的多。」
「华夏的人口比东瀛更多,要是将来也能发展到跟他们差不多的水平,岂不是国内每年的汽车产量真的可以去到几千万辆?」
1981年,东瀛生产了1100万辆汽车,已经是超越美利坚成为全球第一大的汽车生产国。
东瀛将能调动的资源都倾注到了汽车工业上。
此时,东瀛汽车行业虹吸了相当一部分人才和资本,这也使得东瀛成为继美利坚和德意志之后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
1980年的时候,在东瀛与汽车工业相关的就业人数达493万人,占全国总就业人口的10%。
汽车生产产值也占到整个制造业的10%左右。
显而易见,东瀛已经和汽车工业深深绑定。
在技术上,东瀛车企也已经掌握了发动机丶底盘和变速箱三大件的核心技术,并致力于发动机性能的改善,不断提高可靠性。
再加上两次石油危机的神助攻,让东瀛汽车行业彻底的站在了世界前列。
也难怪朱淋在东瀛待了这段时间之后,对东瀛这边的汽车产业的发达程度,感触非常的深。
「你说的没错,将来华夏的汽车产量肯定可以达到两三千万辆的规模。」
「并且这还是基于内部消耗的情况,如果能够跟东瀛一样大规模的出口的话,那麽华夏的汽车产量直接冲击四五千万辆大关都是有有可能的。」
江辉这话,也就是朱淋会信。
其他人估计是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将来的华夏汽车市场有那麽的大。
「1970年,东瀛汽车出口量还只有100万馀辆,而到了1980年,汽车出口量激增到597万辆。」
「这个数据在去年更是进一步的创造了新高,也就是今年开始,因为美利坚的原因,预计会维持在一个高位不变化的状态。」
「相当于东瀛生产的汽车,一半以上都出口到世界各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