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罗塞特教授此刻只有一架普通天文望远镜。
一天,他正在观测神秘莫测的星空,忽然一个明亮的光点出现在双子星座中,可是天象图上从来没有标明有这样一个光点。毫无疑问,这是一颗最新出现的星。于是,教授一连几个晚上对这颗新出现的星进行观测,他发现这颗新星与其他星星相比运动速度非常快。或许,这是一颗仍没有被人发现的小行星!好运终于降临到他的头上,让他有了出人意料的发现!
他继续进行观测,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他认为,这个天体的运行速度如此之快,很有可能是一颗彗星。不久,他的想法便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因为那团云雾状的光辉此刻已经看得清清楚楚了。很快,当这个天体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只有12000万公里时,彗核也开始出现。
我们可以想象,教授这时早已经把测量三角地带的工作抛到了脑后。当然,那位认真负责的助手每天依然在西班牙海岸点亮航标灯,但罗塞特教授的心思却已经不在那方面了。现在,他的全部心里只有这颗彗星,如果这颗彗星真的是新出现的一颗星,他还要为它正式命名。对于他来说,这颗星将成为世界的主体,至于其他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
在人们观测彗星的时候,常常首先假设它有一条双曲线轨道。这是一种最好的观测方法。根据一般规律,彗星总是出现在其近日点附近,并以太阳作为它的运行轨道的一个焦点。当太阳成为椭圆形轨道和双曲线轨道的共同焦点时,其轨道弧在太阳附近的差别很不容易辨认。双曲线轨道其实就是一条椭圆形轨道,只是其中心轴无穷远而已。
因此,帕米兰·罗塞特教授假设这颗彗星的轨道是双曲线,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想法。
如果要确定一个圆,首先必须确定圆周上的三点。那么,确定一条彗星的轨迹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首先观测到三个不同的位置,只有这样才可以确定彗星在太空中的运行轨道,并依据这些来拟定所谓的“星历表”。
罗塞特教授并不满足于仅对三个位置进行观测。由于天空格外明朗,因此在彗星的上升和下降阶段,他对这颗新星做了详细的记录,分别记录了这颗彗星的十个、二十个、三十个不同运动位置,不仅包括赤经2,也包括赤纬3,从而对这个飞速运动的彗星,做出了下面五点精确的总结:
一、关于彗星轨道平面和黄道平面,即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按一般规律这种夹角很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彗星与地球发生碰撞的可能。可是,目前情况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