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曲2:防御工事 (第2/12页)
约翰·基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们的敌人没有围城的器械,也没有足够的给养,无法长时间在外作战。据点一般只有较为先进富庶的社会才修得起,作为据点的城堡必须顶得住自带粮草或能保证供给,并使用攻城器械的敌人的攻击。因此,据点墙内应当有水源,特别是如果建立据点的一个目的是保护牲畜的时候,另外当然还应有仓库和居住的地方。至为重要的是,它必须为守军提供积极防御的条件——要有能控制战场局面的作战平台以及坚实的城门,一俟时机合适,即可打开城门发动反击。
在火药发明之前,所有对据点的进攻都必须近距离进行。顾名思义,登城这种借云梯攀上城墙的最简单的攻击属于近距离进攻,但后来工兵行话中的“有计划围城”,即挖陷坑、使用攻城槌或投石机、建起攻城的高台等等,这些也都必须在近距离内进行。首先需要指出,用投石机常常费力不讨好,厚实的城墙能够轻而易举地承受依靠平衡重或反扭弹簧的机器发射的石块。而且,这类机器的投掷角度也无法使所投掷的石块造成最大程度的破坏;用火药发射的炮弹比过去所有的投石机器都更高明,因为它是平射,可以打击城墙底部,最容易使城墙坍塌。
因此,设计者总是力图把据点设计得使敌人难以接近城墙底部,给守军提供优势作战位置。耶利哥令人叹为观止的一个特点是,在城堡建筑尚处于萌芽阶段的时候,它的建造者似乎就预见到了它将面临的一切危险,为它提供了抵御所有危险的保护。无水的护城壕使敌人无法接近城墙墙根,同时也是杀敌的场所(在一个土壤渗透力不那么强、水蒸发得不那么快、水源更加充沛的环境中,也可以挖一条有水的护城河)。城墙有三人多高,任何想攻城的人都必须使用云梯,站在云梯上打斗可是非常不稳当的;城墙也可能带有作战的平台。最后,高踞于城墙之上的塔楼更使守军居高临下,占尽优势。
<img alt="" src="/uploads/allimg/200602/1-2006021P955913.jpg" />
从耶利哥的建立到火药发明的8000年间,防御工事的3个特点——城墙、壕沟、塔楼——一直保留了下来,没有增加新的特点。原则一旦确立,后来的一切改进都不过是在耶利哥建造者的设计基础上进一步精益求精,如在据点的内墙外加盖外墙,称为“多层防护墙”;沿壕沟边设置障碍(耶利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