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两条线的交集 (第4/10页)
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子也太软了!”
再度回到五年的关键节点,楚歌简直是气不打一处来。
这次的失败来的有点太突然了,让他根本没能做好心理准备。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他已经将旧党打压得七七八八,所以不知不觉间放松了警惕,结果被这些旧党给偷家了。
冷静下来之后,楚歌痛定思痛,开始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
从表面上来看,这次的失败其实很突然。
按理说,王文川已经基本上扫清了朝廷内部的旧党,整个朝廷中,支持新法的官员已经占据了大多数。
而且,也通过官制法,赢得了皇帝的信赖。
但为什么还是会因为一幅图就被罢相呢?
这件事情细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
这次的关键,在于“天变”。
古代的人都很密信,尤其相信天人感应。而皇帝自诩为天子,更是对这一点深信不疑。
所以古代凡是大旱,很多皇帝都会斋戒祈雨,甚至下罪己诏,就是因为在古人看来,大旱等天灾就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必须认真反省、改正自己的错误。
而这次,为什么一幅“流民图”就能有如此巨大的杀伤力呢?
因为当时的流民,确实很多。
皇帝原本并不知道当时的灾情有多么严重,而在看到这幅流民图之后精神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甚至因为哀恸而好几天没怎么吃饭。
而一旦灾情被捅到皇帝面前,皇帝就有很多的渠道可以印证灾情。
灾情被确认后,这事就复杂了。
在皇帝看来,新法实施没多久就开始大旱,这显然是上天的一种警示。再加上各地的官员纷纷弹劾,说新法中的青苗法让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皇帝自然就会对新法产生动摇。
此时,楚歌扮演的王文川虽然已经变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但此时还没成长到能与皇帝分庭抗礼的地步。
而那些没能彻底处理干净的旧党重臣们,也会借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新法进行猛烈的攻击。
只有等再过三五年,青苗法顺利实施,整个朝廷的官僚系统从上到下构建起一个根植于新法的强大体系时,楚歌所扮演的王文川才能真正成长到彻底瞒住皇帝,或者与皇帝叫板的地步。
“那么,此时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度过天灾这个坎了。
“只能说,历史上最难对付的不是必然性,而是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