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宝宝按着规矩,只要给二爷爷、二叔三叔三家拜年就好。至于其他人家,他还太小,去不去的都成。宇儿大了些,村里相熟的人家还是要去走走的,比如牛蛋家、赵里正家,八婆二嫂家等。
“去吧,不许讨要压岁钱。”蓝怡给他在小挎包里装满零食,才让他出门。宇儿和宝宝的小挎包也是新做的,红色的小挎包上用白线绣了卡通版的小马驹,打络子的红线编成的肩带,今年是马年,也算应景。
蓝怡在家里等着有人过来拜年,也准备了干果点心和茶水。村里来了几拨小孩子。蓝怡都给他们装了吃食,给了两文钱的红包,太阳升起来后,众人相互之间拜年也就结束了。大伙开始清扫家里的积雪。
虽说按着规矩从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不需要做任何事情的,但是也不能任大雪压塌房顶不是?
后晌,陈氏和刘氏带着两个妞妞到蓝怡家来拜年闲聊。蓝怡照例给两个孩子拿了红包,又取了在县城里买的小银镯子给她们套上。妯娌三个则坐在炕上聊天。
三人聊着这一年的打算。听到蓝怡想将宇儿送进学堂,陈氏和刘氏先是奇怪,随后明白过来。便忍不住乐了。
陈氏想着这小大嫂平日里看着十分精明,但在这些小事上总是犯些糊涂。也难怪她,大嫂回来一年,却不喜打听事情。对村里的很多规矩都是不懂的。
“大嫂,咱们北沟村的义学是村里每家出银钱集资建造的。你也瞧见了,就在村子正中的那棵老槐后,周家祠堂旁边。现在私塾里有好几个夫子,其中的雷夫子是游学过来的。大家都说他很有学问,孩子们也喜欢他。但这义学只收八岁以上的学生,咱们宇儿今年才六岁。还得等上两年呢。我家大福今年七岁,也不能去的。”
蓝怡听了汗颜。常识不足啊,她对古代的教育制度一直搞不清楚,科举制度也是只知一二,过来之后也从未在这上边费过心思。
这之后她花了一些功夫,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大周的学校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类,私学形式灵活多样,主要也分为两类:蒙学和精舍。
蒙学有常年开课的私塾(夫子在自己家中设学授徒),义学(或义塾,地方上或官员、地主出钱聘请塾师在家乡开办学校,教育本族及乡里子弟),家塾(不少官宦世家为教育其家族的子弟,聘师设塾于家内)等。也有季节性的村塾、冬学。
北沟村里的义学每年开春招收学生,取一年之计在于春之意。村里孩子不多,义学里也就有三四个夫子,每人负责一个年级。这村里的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