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2 (第2/3页)
澍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此……朕有生之年,能提前听此天音,东汉的结局或许会好一些。”
他可没忘记,东汉末年,三国鼎立!
【我们前面说过刘秀在众多开国之君中是少有的,没有对功臣大开杀戒的帝皇,他和刘邦、朱元璋不同,刘邦是因为其太子柔弱,朱元璋是因为孙子逊色,所以他们都在年迈的时候深怕自己的继承者驾驭不了这些功臣所以大开杀戒。
而刘秀三十岁称帝,自身能力强悍,极为自信和清醒,所以他没有这样的顾虑,没有必要去杀这些功臣。
况且刘秀的江山一半是靠打下来,一半是靠归附,而归附他的又都是有实力的家族和悍将,或者原先割据一方的势力。
因此,某种程度上东汉前期可以说是一个“豪强社会”。
前期刘秀自身的威望和人格魅力足够强大,所以他能够压得住这些功臣们,他也就没有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联姻、赏赐等温和的手段来让这些功臣们放权。
但是……谁又能肯定王朝中后期的皇帝能像刘秀这样的呢,所以一部分人认为就是刘秀这样的手段坑了后世的皇帝。
因为通过联姻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东汉门阀贵族渐渐尾大不掉,至至亡国。
除此之外,东汉起家依靠的那些地方豪强,势力也是极为强盛的,所以慢慢地他们成为了王朝怎么都甩不掉的豪强士族。
这便是一部分认为的东汉亡国的种子,他们认为是刘秀没有把这个问题解决,导致后患无穷;他们认为当皇帝不能太好心,太仁慈。】
这……这!!
却非殿上一众臣子顿时头皮发麻,若真是如此,陛下该不会想要解决他们吧?
此时此刻,这群人默默垂下了眼帘,端的是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样子。
然而刘秀却在此刻大笑出声,“谬论!谬论!”
“功臣悍将、豪强士族,朕若真像天幕所言,采取了那一系列的措施,朕就已经是将他们这些不稳定的因素最大限度地铲除了。这世上没有哪一条措施能够长久地适合王朝。”
一个王朝随着时间的变迁,任何一项措施都应该适当改变,以此来适应时时变换的王朝,变则通,通则达。
他是开国皇帝,将后来皇帝不作为的后果强行按在他的头上,他刘秀不认!
况且此时此刻,他也只有这一种选择,难道他要出手对付他的功臣悍将们吗?刘秀心底发笑,他没有那么糊涂,被世人这么一说,就做出如此昏头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