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边融洽欢快的气氛相比,邓芳晴、祁勇杰和彭锦程的会面就略显压抑,尽管彭锦程答应了20亿的借款额度,但在具体细节上,双方各执一词,经过激烈讨论,最后才得以解决。
邓芳晴把名下全部资产都压给了彭锦程的江浙财团,等于签下了卖身契。
拿到20个亿的资金后,邓芳晴旋即安排了项目启动工作,谢字钟跟着审批了对应的额度,看到这么多资金到账,邓芳晴这才感觉到自己赌对了,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但由于她的底子太空,而这些借款又有各方面的使用限制,邓芳晴手头可用的流动资金很少。再加上各家银行都持观望态度,没有进行实质性投放,使得她捉襟见肘,不得不借用了一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钱,以应付日常周转。
焦头烂额的邓芳晴把祁勇杰叫到了办公室,神色慌张地说:“勇杰,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你有什么来钱快的主意没有,以解决咱们的燃眉之急。”
祁勇杰现在也是骑虎难下,他最初被邓芳晴勾引后,对这个项目也非常看好,但万万没有想到,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多桎梏,使得他觉得浑身的力气用不出来,憋得很难受。
听到邓芳晴的询问,他思忖再三,咬咬牙道:“现在南方兴起了一种合作社的模式,在民间吸收存款,社员入股,由于股息高,还附加年度分红,随时可以支取,深受老百姓的喜欢,我们不妨试一下,虽然成本相对较高,但比贷款还要合算。最重要的是,咱们自己说算,吸收上来的钱,可用于我们的项目建设,省得受制于人。”
“还有一个路子,就是成立典当行,吸收那些有钱人和一些见不得光的资金,以帮助他们理财的名义,替他们洗钱。我想靠着咱们这个投资百亿的名气,很快就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邓芳晴听了很是高兴,她现在是有病乱投医,只要能替她搞到钱,任何办法她都想去尝试。
祁勇杰回了一趟南方,很快就学到了“真经”。回来后,大量招聘人员,在丰市的各个乡镇以及重要村庄,设立了48家农业合作社。
这些农业合作社,外观装修得和银行网点一样,高端大气上档次,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彬彬有礼地办理业务,很快就打出了知名度。
不到一个月时间,这些农业合作社的“吸存”规模超过了15个亿,对当地金融机构产生了严重影响。
受市长杜致图委托,常务副市长吴知纯约见了邓芳晴和祁勇杰,听取了他们这48家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规划,郑重提醒他们,一定要依法合规经营,不要走当年积金会的老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邓芳晴现在正处于狂热之中,对于吴知纯的建议,只是一笑而过,她现在满脑子里都是“钱”,要不择手段地搞到更多的钱,尽快投入到项目上,从而来挣更多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