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父子重逢 (第1/4页)
满地是菠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曹仁一边令斥候快马禀告曹操,一边封锁了去往荆州的所有交通要道,但哪想到刘封根本没往南去,竟往东而行,一路畅通无阻。 这一路见尽了长江流域的风土人情,壮丽美景,但同时也见多了贫苦农民在战乱中的饥寒交迫,衣衫褴褛和食不果腹。 昭姬夫人为之落泪,但她现在除了分点食物也帮不了什么,唯有将世间疾苦创作成诗,如实记于册籍之中,以悌先民,以警后世。 想来杜甫诗中的三吏三别并不只是发生在唐朝,连年征战的三国时期,百姓的痛苦有过之而无不及。 几天后,当曹仁接到了刘封途经寿春的消息,方才缓过神来,开始对东吴沿岸严防死守。 而此时,刘封却早已坐上蓬船跨江踏上的江东的地界。 也是这时,诸葛亮的亲笔信传到孙权的手中,请其接应刘封,孙权气得咬牙切齿,将信愤怒掷于地上:“他怎么不死在许昌!” 但发完了怒火,又极不情愿的将信捡起来,交待鲁肃接待刘封,不得有任何怠慢。 就这样,刘封与鲁肃会合,这才开始西行。 要说这江南沿岸的民生确实好过江北,因江北沿岸曹操统领的时间不是很长,经过连年征战,民生还没有恢复。 而江东,历经三代励志图新,农产商业都逐步走向正轨,虽有流民,但相比江北已然少了不少。 同时也看得出孙权虽然带兵不行,治世这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最终踏上了江夏的地盘,而此时的江夏南部,东西由一条支流分割,东部为孙权所辖,西部由刘备所辖。 孙权辖区的江夏虽称不上富足,但百姓安居乐业,倒也安逸。 当船经过刘备辖区的江夏时,昭姬夫人彻底怔住了。 江边港口集市上大小货船不计其数,农夫们唱着着号子歌开凿河道灌溉农田,还有百姓悠闲的在江边垂钓。 再往前行,更惊讶了,百名壮年男子拿着凿子锤子叮叮当当的在建楼阁。 昭姬夫人不禁疑惑:“他们在建什楼?!” 孙乾捋着山羊胡笑道:“乃茶馆戏楼也!” “先生怎知?” “我刚离江夏之时,此楼才刚刚兴建,现如今竟快建完了。” 昭姬夫人很是疑惑,江北百姓多饿死,这边却在建茶馆戏楼? 想说为何如此奢侈? 却发现此地百姓皆面色红润,并无菜色,一路上竟未看到一具饿死的尸体。 时至中午。 江岸飘来粟米的饭香,农工们放下了手里的活,草率的在江边洗了洗把脸。 然后在江边坐了一排,每人捧着一个大号的粟米饼,喝着菜汤,就着咸菜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嘻嘻哈哈的闲聊。 一个推着木桶小车的老者举着饭勺高声喊道:“饼尽加饼,汤无添汤,粒米不弃,盘中光光……” 饥荒年代,别郡饥民遍地,这里竟在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