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海4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量太大,这全是苏军更换新装备后送给我们的,别看他们旧,火力可猛得很,比起三八大盖强多了。”
刘钧听了点了点头,是啊!这枪虽然旧了,但肯定比打一枪还要拉一下的三八大盖强。
不过,除了冲锋枪外,那些步枪的状况更差。
“刘参谋,你看这支枪。”
一个战士给他拿来一支莫辛纳甘步枪,明显是一支很有年份的破枪,膛线基本磨平了;另外还有一些更差,因为生锈,枪栓都拉不开,一个战士只能用脚去蹬,才勉强把枪栓拉开。
刘钧知道,里面混杂着一些二战时的二手货、劣质货、库存货、淘汰货。
“把这类枪全部收集起来,能修则修,不能修只能淘汰,我们不能让战士拿着无法使用的枪上战场。”曹团长命令道。
刘钧知道,瑕不掩瑜,苏联援助的这些有问题的武器装备也不全是刻意为之,起码总体性能要远好于他们手中的“万国造”武器。因为,这些武器在朝鲜战场上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冲锋枪弹夹挺有意思,像个圆饼子。”一个战士说道。
刘钧发现,苏制武器喜欢用盘式弹夹,因为装弹量大,包括ppS冲锋枪,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也叫大盘鸡)的弹夹也是一个圆盘,可装47发子弹,比起捷克式要多一倍的装弹量。
“这叫弹鼓,可以装71发子弹,有效射程200米。”
“哇,一个弹夹就比我们平时携带的还要多。只是射程近了一点;咦,子弹那么小,是手枪弹。”
“对,这是7.62毫米手枪子弹,与我们军官配发的托卡列夫手枪子弹一样。”
不管怎样,这款ppS冲锋枪是二战时生产的最出色的冲锋枪之一。它于1943年正式列装苏军,二战结束后,除了苏军,它还广泛装备当时的东欧国家。1954年我国成功仿制,称为54式冲锋枪,最明显的改变就是取消弹鼓,使用由35发弧形弹匣供弹。(雷锋同志使用的就是这款54式冲锋枪)
“这款ppS冲锋枪,也叫‘子弹喷射器’,重量轻,火力猛,在二战中打得德国鬼子鬼哭狼嚎的,一个班配备两支,一起射击的话,就相当于以前我们一个排的火力输出。”刘钧给战士们讲解,二战时,身材高大的苏联士兵背囊里经常装着3、4个弹鼓,经常是打完仗子弹还没用光。
刘钧又拿起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可能保养得比较好,这支枪的状况还不错。
这款“大盘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