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比预期好 (第4/5页)
黄柏山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弱之色的陈凤琪,柱国公夫人等人心里都有数,只是她们谁也不会想着要试探或戳穿这件事,还主动在言谈之中有意回避这件事。
就是她们心中都免不了会暗自感到佩服,想来也只有这种有勇有谋,能做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女子,才能受到先帝重托,成为监国太尊,这可是连正经的太后,或是太皇太后都及少能有机会获得的殊荣。
毕竟这是个由男子主掌的世界,女性大多都要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闺训,真正有能力与男子较量的女子,古往今来都很少见。
更别说,是像陈凤琪这般,明明与先帝及新帝都没有血缘关系,却能坐到监国的位置上,与她们这些在家从父,出嫁后从夫、从子的女子完全不同。
柱国公夫人曾听她儿子讲过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企图拿新帝的出身当突破口,给新帝来个下马威的事,看似分为两派,可是两派人的主张,都存在大问题,对新帝而言都是坑。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看着注定能让新帝被坑的这个谋划,即便他与邵丞相有心相助,也无法解决,却被陈太尊不惜以身填坑,让新帝平安过去不说,还顺势为新帝铸成一道金身。
在历朝历代都很推崇百善孝为先的大环境中,在安国百姓心中有了‘孝心可感天动地’的美名与印象后,年少登基的新帝之位,已经稳了大半。
至于此前被人拿来当工具,其本身也有意配合的余氏与忠勇侯府余氏一族,早已变得无人问津,谁都能看得出来,新帝对他们直接漠视,没有丝毫兴趣。
不管新帝将来会如何对待他们,都不会有人再敢拿孝字要挟新帝。
所以柱国公夫人虽比陈凤琪年长近十岁,也对陈凤琪钦佩不已,对他们这样的人家而言,过程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看结果。
如今的结果,就是这位陈太尊带着新帝初战告捷,朝堂上现在已经变得平和了不少,有的人或许还在等待下一个出手机会,可是对新帝而言,现在能得到喘息之机,已属难得。
“……县主巾帼不让须眉,很有太尊夫人之风,京中那些府上的一千两银子花得是真值,现在都大变样了,精气神与此前完全不同,连我家修业也说他受益良多。”
听到宣武侯老夫人讲起李常欣租借御林军校场的场地,开设的培训班中的情况,众人都兴致颇高。
那个培训班在正式开办起来后,因接连遇上两场国丧而被耽误了一些时间,至今还没完成三个月的培训期,陈凤琪任由李常欣自己折腾,并没有多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