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肉火烧眉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我们这座殡仪馆里,火化工团队由七位成员构成,而火化炉则仅有六座。每年,这里见证着超过四千五百个灵魂的安息,使得火化工们的工作节奏异常紧凑,几乎日日无休。提及小白口中的宋师傅,全名宋继江,他不仅是团队中的老前辈,更是这一行当里的活字典,工龄已近二十年。对于丧葬习俗的种种细节,他如数家珍,外界因此流传着“有宋继江在,丧葬无忧”的美誉。
宋师傅不仅技艺精湛,还时常受邀于各家葬礼,担任主事之职,以此补贴家用。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尽管他经济宽裕,年逾不惑,却依然孑然一身,未曾组建家庭。这或许是他职业背后的某种牺牲,亦或是个人的选择,外人不得而知。
不久,小白带着好消息归来:“运气不错,宋师傅今天手头还算宽裕,估摸着再有一个小时,就能轮到咱们了。”我点头应允,随即与小白前往地下室的清洗室,为逝者换上整洁的寿衣,再一同推往一楼的火化室。
殡仪馆的布局,实则蕴含深意,每一处设计都透露出建造者的匠心独运与对逝者的尊重。从地下室缓缓推升至一楼,这一过程被赋予了“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象征着逝者灵魂的升华与来世的福泽绵长。
抵达火化室时,宋师傅恰好完成前一项工作,他轻拍衣尘,目光温和地询问我手续是否齐全。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接过逝者,示意我们可以离开了。火化室内,炉火熊熊,温度恒定在千度之上,无论是肉体还是随葬之物,都将在这烈焰中归于尘土,还原生命最本真的形态。
作为火化工,我们深知这一职业的禁忌与规矩。在火化过程中,我们往往选择静默旁观,将一切交予宋师傅这样的老手处理。而我,由于入行尚浅,对许多细节尚不熟悉,只知每完成一次火化,火化工需仰望太阳,汲取阳气,同时随身携带糯米或榕树叶等物,以避邪驱阴。此外,少言寡语也是这一行的不二法门,“祸从口出”的警示时刻铭记于心。
在殡仪馆,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逝者家属,都需遵守一系列不成文的规矩。避免提及“离”、“死”等字眼,去厕所不可文雅地称为“化妆间”,交谈时轻声细语,以免惊扰亡灵。这些看似琐碎的禁忌,实则是对逝者最深切的尊重与缅怀。
我曾遇过不少自诩无神论者,对这些规矩嗤之以鼻。然而,在我看来,这并非信仰问题,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对生命的敬畏。一个多小时后,宋师傅通知我们收取骨灰,一切尘埃落定。我亲自挑选骨灰,装入事先准备好的骨灰盒中,安置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