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第1/5页)
香非在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马超,在罗灌水先生的《三国演义》里,是相当被偏爱的存在。每次亮相,都不吝笔墨,各种洋洋洒洒、极尽华美的辞章与高光。
这个统领西凉铁骑,杀得曹操“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还说出“马儿不死,吾无葬地”的男人,加入季汉阵营后,位列“五虎上将”。
五虎上将自然是杜撰,不过历史上一纸《汉中王劝进表》,倒直接将真实的马超抬在了首位。
明明是个空降,却力压刘备麾下一众极有资历的老臣。
先看军职。一投奔,便被封平西将军,而此时关张赵还是杂号。刘备称王后,晋左将军。
左将军,是刘备自己独一份,逢人便“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显摆了大半辈子的荣耀。
季汉建国,马超又担任了骠骑将军,为武将之首。
奥义可见一斑。
爵位排序,那就更不用提。斄乡侯无论是县侯还是乡侯,都首屈一指。
但,尊荣并不代表实权。确切情况,是高高的捧,轻轻的放。
可能也因为这个原因,马超最后郁郁而终,享年不过四十多。
为什么会如此?
看着眼前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青年领袖,杨潆只感慨风云变幻,命途多舛。
马超,从来都不是屈居人下的臣僚。依附刘备之前,乃与其地位相等、割据边陲的一镇诸侯。
出身好,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到了祖父这一辈,虽家道中落,只能留居陇右,迎娶羌女,但家风勇冠,在凉州有极重的威望。
长得帅,名副其实的汉羌混血,被誉为“锦”马超。锦,逸群也。
有这样外形评价的人在演义里不多,大体不过美孙郎、美周郎、锦帆贼甘宁这屈指可数的几位。
武力高,卷生卷死的一众军阀里,打羌氐像刷经验包,以小辈之姿名震西凉,与各家长者平起平坐。
声望到了什么地步?刘备包围成都时,久攻不下,刘璋仗着精兵三万,余粮两年,誓要与同室操戈的皇叔杠到底。
然后马超来了。兵临池下,刘璋从心灰意冷,到开城献降,不过短短数日。
成都兵不血刃。
这样一个操作猛如虎,比当年吕布只高不低的人,谁能大用,谁又敢大用。
青梅煮酒论英雄,寄居许都的刘备,听到雷声掉了筷子。
雷声虽大,吓人的却是曹操的话:“天下英雄,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