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世家屈服 (第2/7页)
明月共举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声势又岂能如先前一般?
怕不是到最后,朝廷不止连郡府都守不住,就连南海、豫章两郡,也要遭受苗兵荼毒吧。
若真的让苗人做成此事,别说朝廷如今与周人隔河对峙了,怕是连江山社稷,指不定都已倾覆。
所以说,当初陆渊举兵,在邵阳府截断南北苗人,使得他们数十万大军无法合流,对于洞庭郡,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有挽天倾之功。
而后面的七星门叛乱,若无陆渊,衡阳、长沙两府,朝廷估计也保不住。
而没了这两府供应,白梦阳的平蜀大军,怕是会败得更快。
后面上官明的十万大军,他也要从豫章郡数百里外,耗费大代价的转运粮草。
洞庭郡内,也会再多一个拥兵十数万,跨拥三府的叛贼。
到时朝廷还能不能守住这长江防线,一样是个问题。
陆渊平定七星门叛乱,又是一件拯救国运的大功。
再说到最近的,也就是去年那场急破南北苗人的大战。
当时蓝照云率着六万苗兵,与李烟景的四万周兵合流,以十万之众跟杨景与岳阳府对峙。
那时有着苗人相助,周人兵马鼎盛,纵然有着朝廷水师封锁长江,可一样能找到机会,时不时从江北,运送一些兵马物资下来。
若是时间拖得久的话,怕不是到现在,江南之地的周兵就已经超过十万了。
也正是如此,所以上官明才一直催促陆渊出兵,帮着他分担压力,驱逐周人。
于是后来便有了陆渊出二十万兵,南平三府,北定武陵,收降苗人,联姻五毒的壮举。
这一件事,同样是陆渊救朝廷于倾覆。
如此三件事情加起来,三次救国于危难,你说陆渊的功劳不大,他的威风不大?
因此对于朝廷,陆渊可以们心自问,是没有半点亏欠的。
毕竟朝廷给他的,除了当初天罗法会上,杨景讲的一些突破先天的秘闻要点外,可就真的没有其余了。
什么,官爵名分?
是的,朝廷是给他封了奋武将军、封了征南将军。
可以上这些官爵,哪个不是陆渊先立下不世之功,朝廷才给出名爵封赏的。
换句话说,那都是他一刀一枪,用敌人的鲜血,用无数的胜利换来的。
而朝廷就算不给这些名爵,陆渊有兵有枪,照样能取来如今的成就。
唯一的差别,不过是那样的话,朝廷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