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要篡位了 (第3/7页)
明月共举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安排完了去吊唁的人选,陆渊并没有让常怀仁立刻退下,而是继续道:“这次唤你过来,除了择选使者吊唁武安侯外,还有一事,我要交代于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常怀仁神情一肃:“请大王吩咐。”
陆渊沉吟道:“武安侯乃越国擎天之柱,其此时崩,无异于天柱倒塌。骤生此变,我怕天下好不容易平静的局面,会再生变故。
你鸿胪寺负责与天下各国外交之事,各国消息动向,你那边应该最为灵通。
所以孤想让鸿胪寺这边,这段时间多派出些使者,去各国走动走动,探听风向。
看看各国得到这消息后,是否有所异动?
如果有,并且确认该国想要动兵的话,便让人尽可能的去探听详细,传回国内,好让我国早做准备。
若是可能的话,能阻止兵戈再起,那便尽可能去阻止。
我长沙国初立,一切百废待兴,此时打不起仗,也不能打仗。”
嗯,以上这些,才是这次陆渊叫来常怀仁,最主要的目的。
常怀仁听到这些吩咐,也知晓干系国家兴亡,便立刻郑重道:“请大王放心,臣定多遣使者,探听各国虚实。凡是风吹草动,皆会传回国来。”
陆渊颌首道:“此事便拜托卿了。”
如此,关于武安侯之死的安排,才总算有了个定论。
……
接下来一段时间,鸿胪寺便忙了起来。
武安侯之死太过重大,极可能牵动雍、青、扬三州再起兵戈,影响波及的范围实在太广了。
凡是周边有可能受此影响的各国,鸿胪寺都要安排使者,或者细作前去监视探查,这工作量很大很大。
哪怕鸿胪寺经过不断研究探讨,最终确定要派去使者的国家,都有七个之多。而其它派去细作的,更是有十三之数。
整整二十个国家,光是安排的人手,便要过百。
这些人如果派出去,也差不多把鸿胪寺给掏空了。
所以这注定是一个繁重的任务。
就在鸿胪寺忙碌的时间里,长沙城内,三月十三的会试,也落下了帷幕。
然后又过了几天,上百名新科进士,在王宫朝元殿内举行了殿试,决出了三甲魁首。
陆渊亲自给这届的三甲魁首赐予了官职,彻底给这场弘道九年的恩科,画上了落幕。
也在此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