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合纵攻夷 (第2/7页)
明月共举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早没了两百万之民。
如今一场叛乱,又让百万之民,成为逆贼。
苏国这般打下去,最后还能剩多少人?
这真的是个问题。
不过以如今已经渐行渐远的楚、苏、南海三国同盟,盟内日渐穷兵黩武、野心逐渐增长,开始不安分的苏国遭此一乱,对于楚国和南海国来说,倒也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这不,在看完了消息,同时听到陆渊的感慨之后。
旁边的左相崔长青,不仅没想着要不要派些援助,而是立刻道:“大王,苏国内乱,叛乱叠起,此正是人心纷乱之时。兵戈一起,苏国地方百姓定惶恐不安。
为躲避战乱,怕是要四处迁徙了。
尤其是苏国北地三府,此时附逆之人最多,日后遭受屠戮,也定然最重。
彼辈为躲刀兵血光,怕会纷纷向北逃亡。
臣请命,请大王调遣一部禁军,立刻布防两国边界。
若发现北逃之人,则立刻收拢,而后者有司安置。
如此既能避免地方不受这些苏国逃民影响,使其等的落地为匪,扰乱治安。更能收拢大量逃民,使其充盈国内户口。
可谓两全其美。”
嗯,经过了几年的移民工作,此时崔长青一听战乱,一听逃民,下意识的就想到了移民充实地方。
这也确实是他一直做的事情。
而且三年下来,已大有成效,不仅楚国收入翻倍,国力也日渐鼎盛。
往日因为战乱,一派凋敝的洞、庭西川两郡,也因为地方户口的充实,日益繁盛。
吃了这么多好处,自然难免让这位左相对此事形成应激反应,念念不忘了。
反正按崔长青保守估计,这一波收拢苏国流民,少说也能为楚国再增来十几二十万人口。
这已经差不多是一个下府的人口总数了。
不费大力,却为国内再添一府人口,这种便宜,为何不占?
至于楚国公然收容苏国逃民,会不会得罪苏国?
说实在的。
经历了这么一场动乱,苏国哪怕能够平定,国力也必然大减。原本因为压榨百姓,穷兵黩武而得来的几分强盛迹象,也将彻底打断。
这种情况之下,苏国哪还敢因为此事,和楚国说三道四?
甚至再退一步讲。
苏玄歌脑子真的不正常,真想找楚国要个说法,就他刚刚平定叛乱后的实力,还真能拿,楚国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