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第2/3页)
尼莫点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那只写着‘万里澄江雪霁’的孔明灯,朕永生不愿忘。”
万里澄江雪霁,我与他在畅春苑中的暗语。忆起当时暧昧不明的波涛,和本该是禁忌却又脉脉滋长的情愫带来的甜。我会心一笑后才言归正传,“那些前朝秘闻本不该是我能知道的。但夫君可能不知,其实我早就与苏享蕊苏太妃认识了。养父木良大人有个亲生妹妹叫木琳琅,一直在宫内当差,她伺候的主子便是苏太妃。前年年初琳琅姑姑病危,我得了太妃的恩许,代表家人进宫探望。因此拜见过苏太妃。后来,去苏州探亲的途中,竟然好巧不巧又碰上了偷逃出宫的她。在南下的客船上她遭人追杀,那帮死士杀人无眼,殃及无辜百姓。我见苏太妃坠水,不能见死不救,便跳下了河去救她...然后就跟同行的亲眷失散了。反正没有这其中波折,我也不可能在杭州与你相遇相识……”?
第116章
“原来是苏太妃跟你说过。”翁斐恍然大悟, 又颇觉感慨。缘分果真自有天定。从前各不相识的两人,命运的绳结却早就紧紧地系在了一起。
“朕那段时间同在南下的路上,登临燕子楼时还曾捡到过你那把写着‘吞茶嚼花醉芙蕖’的折扇。你因善念救人一命, 行了好事, 造因得果。若没有你救她,那么关于朕母后与皇弟当年去世的真相, 恐怕就真的再无从查起了。苏太妃是很重要的一环线索。”
我感伤了一会儿,接着道,“或许是因救命之举打动了苏太妃, 她对我没了设防, 便在结伴去杭州的途中跟我说了许多后宫的积怨是非。”
苏享蕊确实跟我说了她与太后之间争来斗去的深仇积恨, 但是关于翁斐生母温禾筠与王学英之间的旧闻却是刘清慰告诉我的。那段时间他总是夜间当值,执戟明光里。可畅春苑宴请的那夜却恰好不在翁斐身边伺候, 而是去接押苏享蕊回京了。第二日我问他时,他便借着这个由头,谆谆告诫我, 说深宫似虎口险恶, 又举例了两位太后的恩怨...
时候也不早了。可离开松露楼后, 翁斐却并没有急着带我今夜就回宫, 而是留宿在了留藕园。
与留藕园一墙之隔的那户人家,宅中似乎正在举办一场曲水流觞的雅局。一堆文人墨客小聚在一起, 诗酒唱和。主人家还特意从京城小有名气的戏班子鹤唳坊请来了名角儿唱曲。
在紧靠墙角的地方, 我命奴才搬来一对摇椅,矮桌, 茶水。然后拉来才沐浴好的翁斐坐下, 笑说, “来, 咱们今晚隔着东墙听一回免费的曲儿。听说鹤唳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