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党的掐架。
三天后,凑热闹的官员发现不对劲,立马抽身看事态。
两党泾渭分明,一方弹劾徇私舞弊、欺君大不敬,一方弹劾祸乱中枢、滋事渔利。
又三天后,皇帝满意了,制衡达成,宣布亲自观看会试卷并举行殿试。
三月二十,殿试重新排名公布,陈于泰状元、吴伟业榜眼,名不见经传的夏曰瑚为探花。
一甲进士及第三人,二甲进士六十七名,三甲同进士七十九名。
皇帝不仅肯定了周延儒一众主考官的公正,还亲自在陈于泰试卷上批语:精通经史、敏悟好书。吴伟业的试卷批语:正大博雅,足式诡靡。
试卷公布,皇帝创造了一个成语,瞬间结案。
足式诡靡意为足够奢华、又缺一点朴实,似乎恰当描述了仅有23岁的未来文学家,皇帝这点眼光倒是合格。
但这时候的吏部尚书辞官,左都御史闵洪学转任吏部天官,主持新科进士叙官之事。
周温斗,第一回合平手,皇帝十分满意自己的手段,朝臣好像也‘惧怕’皇帝言出法随,齐齐揭过这件事,朝堂回归日常撞钟模式。
陆天明仰天长叹,我滴妈呀,你们总算完了,该我济世行医了。
三月下旬,官场和新科士子举办宴席的时候,京城出现了一群校尉。
一般来说,穿青衣的全是正式校尉,拿哨棒的是巡街校尉,拿文书的是坐衙校尉,挎刀的是正衙校尉。
新出现的校尉很另类,每个人都挂着闪亮的云纹铜质腰牌,一人夹着文书挎刀,五人挎刀背弩。
他们六人一队,杀气腾腾,不找百姓,专找贵人、富人。
一开始的时候,百姓完全没看懂,后来才知道皇帝亲军在济世行医,贵人的诊金很可观,得校尉拿箱子抬。
公侯伯一家不落,校尉挨个拜访了一遍。
接下来是四品以上京官,照例一府不落。
再下来才是商号、酒楼、货栈、书局、药房、盐粮布行,这次连京郊都躲不过。
百姓为之绝倒,原来陆神医的行医方式是卖书。
不买也行,但你看到了得打欠条。
若不打欠条,抗旨不遵,扔诏狱反省。
他们三天拜访一次,听说恭顺侯已经打欠条三次,每次都翻倍,从最初的千两书价涨到四千两。
四月初九,正阳门外城大街的济民药店,百姓人山人海,胡同里的墙上都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