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京杭运河河畔,一艘精雕细琢的画舫悠然荡漾,犹如水上明珠镶嵌在波光粼粼的重柳依依的河面上。
画舫包间名唤【碧水烟霞】,内,布置得典雅华贵,轻纱曼舞,映衬着窗外流动的水乡景色,别有一番诗意画情透骨。
一位娇丽的女子端坐于雕花窗前,
她的身姿婉约如细柳,面若桃花,一双明亮的眸子秋水含情脉脉不得语。
这便是那位名扬四方的‘烟语’茶搏士,不仅拥有茶艺精湛,更是琴棋书画样样通。
此时,她正专心致志地焚香。
长长膏脂白玉‘素’儿手轻拈一条香匙,轻启精致的香盒,取出取出一枚沉香,缓缓放入香炉之中。
随即,细细点燃沉香,她轻拨火筷,一缕青烟袅袅娜娜升起,
霎时间,整个包间都弥漫了淡淡的清香之气,令人心旷神怡。
贾玉京鼻子抽搐:“上等龙涎香?”
“小客官好见识!”这小厮见识不凡!他的公子?
“女扮男装?”
她一边讲香道:熏香、制香、品香,形成独特的香文化,
跟着,儿展开了精致的茶具,那是一套细腻白瓷所制的茶器,洁白无瑕,釉色温润,外加一只翠绿的瓷壶,与她皓腕映照相得益彰。
她手法娴熟地烧沸泉水,智慧秀目瞥一眼,待至“蟹眼已过鱼眼生”,正是泡茶的最佳时机。
便取出了清明前采摘的龙井新茶,轻轻投入盏中,然后提壶高冲,动作流畅,富有节奏感。
随着沸水注入,茶叶在水中上下翻飞,宛如碧螺春舞,瞬间溢出阵阵清香。
含笑相迎,一边介绍着手中茶的来历与特色,一边优雅地分茶入盏,而后讲解茶道该如何烹茶又该如何品茗。
“嗤!”淡如绿玉水下,
每一杯都斟酌得恰到好处,不多不少,
那茶汤清亮透彻,香气扑鼻,蕴含着大自然的灵气。
她轻抬玉手,将茶杯一一递到贾玉京和林黛玉等人面前,
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诸位尊客,请用茶。”
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天籁之音。
“多谢!”贾玉京接过茶杯,轻啜一口,眼神一亮:“茶汤色泽嫩绿清澈,只觉得茶香醇厚,回味无穷。
好茶,茶好,工夫好,看‘烟语’茶搏士一场茶事表演,的的确确一种精神上极致享受!”
“尊客,谬赞了呦!”她算是看出来了,在场5人。
那个林公子是小姐,其余的仨是丫鬟无疑,这位小京小厮身份不明,但是可以窥探出,4女不知不觉中是以他为主心骨。
他是一个什么的人?
奇了怪了!
林黛玉接过茶盏,同时亦欣赏着婉儿那份从容不迫、举手投足间的艺术美感,更被她那温婉的气质所折服。
一番交流接触之下,才晓得她除了“琴棋书画”之外,涉猎领域之广,知识量十分庞大。
例如:文学创作(诗词歌赋、戏剧剧本);学术研究(经学、史学及其他学科);自然科学探索(天文历法、数学、医药学等);工艺美学(茶艺、香道、插花艺术等);园艺艺术(园林设计、盆景艺术);收藏鉴赏(字画、古籍及其他艺术品);社交活动(文会雅集、游山玩水);个人修养,养生保健、品酒等等。
茶香与沉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
众人品茶赏景,谈笑风生。
“‘烟语’茶搏士你的出身恐怕是一个官宦人家吧?”林黛玉问。
‘烟语’弯弯小柳眉轻挑,流露惊讶之意:“林公子何出此言?”
林黛玉眉梢微抬,轻轻磕碰茶璧,叮叮!一响仿似说着不凡的见识及眼界:“无它,唯质熟尔。
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书香门第气质,后天任你如何学习,依然是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熏陶出来那个浓郁文华沉淀。”
“我附议,如果是我没有猜错的话是罪臣之女……”
贾玉京瞅准了哈,这‘烟语’茶博士怕不是遭了[查水表]的大招,
直接被送进了浣衣局,然后华丽转身成了‘青楼才女’一枚。
“唉!”她这一叹,恰似琴弦轻拨,荡漾出万千思绪。
‘烟语’美眉轻轻皱了皱眉,就像古筝轻轻一撩,脑内小剧场瞬间开启。
粉唇开合,玉脸幽幽,悠悠地又长出一口气:“没错儿,老娘当年确实是出身官二代……”
“俺爹薛国观,那可是位高权重,一路飙升至内阁首辅,
做过礼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还荣登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户部尚书等一堆响当当的职位,
最后更是稳坐文渊阁和武英殿大学士,5士加身,一时风头无两……”
那时候大明王朝已经快要破产,财政赤字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