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海4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好呀,现在许年发是大家羡慕的对象,当时去种植基地时,大家都小看他,没想到那么快就翻盘了,原来的一个连,变成了一个营,还打了两场胜仗,现在是一水的三八步枪,比主力部队还强!”
“秀英姐,我们这次还救了将近100名的群众,都是年青人,有30多名男的,剩下60多女青年。你将他们安排到香烟厂和食品厂吧。”
“好的,现在任务紧,人手有点不足,正好补充。”秀英很高兴。
刘钧看着王泽和李玉梅。“小妞现在差不多10岁了上,读小学吧?”
“是的,她正在红军小学读4年级,她讲了好多次,要见刘叔叔呢!”李玉梅笑着说。小妞现在慢慢长大,很懂事,她心里想:如果不是遇到刘钧,她们娘俩的命运不知道会如何?刘钧对他们一家的恩情怎么说都不为过!
王泽:“刘同志,你的兵工厂生产的这两种手榴弹,战士们使用了,反应很好!听说晋绥军和国军都想购买,没想到你打仗那么厉害,做生意也是一套一套的。师长和政委多次夸你呢!”
“王团长,部队除了手榴弹外,还需要什么?枪械大炮暂时还不能造。”
王泽想了很久,因为他很久没上战场了,现在的八路军,野战干粮解决了,手榴弹也保证供应了,香烟也有了。
那天,刘钧去兵工厂,看到已经收集了许多的废铜铁,制作手榴弹的原料已经不缺;看到有二十多条钢轨,他就想这是做刺刀的好原料。
刺刀并非简单的军工制造品,需要较好的钢材与锻造工艺。抗战时期的中国,工业制造能力很落后,不要说其他,就连一把合格的刺刀都难生产。
抗战初期,八路军刺刀的供给异常紧缺,12x师出征誓师时全师9000多人,3000多支枪,配备刺刀的仅96支。
“王团长,你的部队有多少把刺刀?”
王泽一怔,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除了刘钧送给他的那个营的苏制武器带刺刀外,他们是警卫部队,不用上前线,其他部队还真没几把刺刀。
刘钧来到兵工厂,找来高强和几个工程师,拿出一把三八枪和一把七九步枪的刺刀。
“高厂长,你们专门生产这两种刺刀,有难度吗?”
高强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他拿起两把刺刀,反复观看。
刺刀本身的技术含量确实不高,但是制造起来却相当困难,对加工的技术要求很高,其批量制造的难度比步枪高出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