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海4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被打乱建制的情况经常发生,加上军费匮乏,所以不可能实行军衔制。
1955年到196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第二次1988年至今,我们重新恢复军衔制。
本来按计划,人民解放军准备于1952年开始实行军衔制,但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原因,推迟到1955年。不过,第一次授衔,受当时苏联军衔制的影响,我军军衔的内容基本参照苏式的模式。
在朝鲜战场,中朝军队有时也会因为这个问题,究竟谁指挥谁经常发生冲突。
“刘参谋,请留步!”安娜叫了一声。
刘钧停了下来。
“刘参谋,你也会俄语?”
刘钧才想到,刚才安娜是用俄语跟他打招呼的。
“会一点。”
“那太好,以后您要教我说汉语。”
“安娜小姐,你的汉语水平很棒呀!”
“不不不,刘参谋,你们汉语博大精深,语言文字表达的内容太丰富了。”
“你是白俄罗斯人?”刘钧问。
“是呀,你怎么知道?来之前了解过我吗?”
“没有,没有,我没有这个权利呀,我只是通过你的姓名推断出来的。”
安娜刚才介绍,她的名字叫阿纳斯塔西亚,在俄罗斯民族中,属于白俄罗斯地区的姓氏,就如刘姓,主要来自河南河北一样。
“您好厉害呀,对俄罗斯很熟悉呀?”
“一点点吧!”刘钧很谦虚地说。
“您的俄语在哪学的,很标准的,不像赵参谋,按你们中国话说就是‘夹生饭’,半生不熟。”看来安娜的中国话也讲得挺溜的。
这时,走在前面苏军顾问团的法捷耶夫中校向他们几位顾问说了一句话,他们四个就大笑起来。
“安娜,你快点过来吧!”法捷耶夫喊道。
安娜有点脸红,只能跑过去。
“刘参谋,你们聊什么,那么开心?”周克华副师长问刘钧,他知道刘钧会讲俄语,但没想到就这么短的时间,刘钧就与安娜打得火热。
“第一次认识,她让我教她汉语。”
刚才法捷耶夫他们大笑,是因为他们没想到平时一脸严肃的安娜跟刘钧交谈时,居然眉飞色舞,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于他们可是非常少见的。
周克华副师长本来在介绍时,他看到苏军顾问团的几个军官比较严谨,话不多,也不主动,不知道是人生地不熟还是看不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