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大海4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降落。
江西三月春寒,山高林深,群峰连绵,正是映山红灿烂如火的季节,红艳艳的,像燃烧的鲜血一样。
南门嶂,似一道高高的天门,一道生死屏障。
南门嶂是红军突围的必经之路。
刘钧所在的狙击点是一块凸出的山顶,他用军用工兵铲挖了一个狙击坑,这个狙击坑位于南门嶂的北边,距离对面的白匪军主战场500米,距离红军突围的直线距离300米。刘钧取出轻机枪,将550毫米的长枪管换上去,装好消音器,架好枪,把10个帆布弹链盒放在一边备用;这款轻机枪口径7.62毫米,采用100发可散式弹链供弹,装上长枪管后,有效射程达800米,属于陆军中远距离支援火力。刘钧选的这个位置很刁钻,可攻或守,而且很难发现。
在距离狙击阵地1000米的一块大石头后面,刘钧把迫击炮阵地放在这,这个位置也叫反斜面,是敌军视线的死角。w86型迫击炮是我军于1986年设计定型小批量装备的团属火炮,经过改进后,使用激光精确制导的弹药系统,最低射程400米,最大射程7700米,使用火箭增程技术可达13公里,因为该炮全重超过200公斤,每枚炮弹13.8公斤。所以,刘钧只能用红星号上专用设备将该炮的炮架、炮身、座钣及炮弹卸下来吊装,15分钟后,他把迫击炮架好,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9号凌晨3.40分,对面的山坡上有动静了,望远镜里,一队队白匪军打着火把翻过山嶂,在距离南门嶂主峰600米的地方开始构筑阵地,他们井然有序在挖战壕,建立机枪阵地,很快就构筑了6个机枪阵地,每个阵地前面围一圈沙袋,放一挺重机枪,共六挺重机枪;这应该是当时国军的一个重机枪连。其中机枪手、弹药手、警卫排大约130人;而携带轻机枪和冲锋枪、步枪的士兵也相继进入战壕,数了一下有15挺轻机枪,每一轻机枪组配备3个人;在距离主阵地100米的一块空地上,聚集着大约500名士兵。看来这个阻击阵地布置了一个团的白匪军,正等着红军部队的到来。
早上5点左右,天空泛着鱼肚白,太阳慢慢升起。对面的白匪军阵地也全部动了起来,他们有的在吃早饭,有的在走动;而距离刘钧阻击阵地1200米的一块空地上,已经架起一顶军用帐篷,士兵从帐篷里拉出电话线,连接到阵地上,这应该是一个指挥部。刘钧还发现了指挥部旁边的一个迫击炮阵地,上面有6门迫击炮,炮手和弹药手正在做发射前的工作;另外还有一个步兵集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