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加·爱伦·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6),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8] 古国名,存在于公元前10世纪末或9世纪初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大致位于两河流域南部地区。
[9] 斯万特·阿伦尼乌斯(Svante Arrhenius,1859—1927),瑞典科学家,物理化学的奠基人之一,1903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0] 在1848年2月29日致朋友乔治·W.埃弗利思(George Washington Eveleth,1819—1908)的一封信中,坡在附言里写有下面这段作为“一个预言”的文字:“为了使你不致臆测我这些看法之细节与早先星云假说中的看法是一回事,我冒昧地在此附带赘言几句。附言的内容虽说从不曾公开发表,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写下,题目为——《一个预言》。“最多等到下世纪初,以下内容就会被写进书本:书中将说,太阳起初突然地(而不是像拉普拉斯假说的那样逐渐地)被压缩到了它的最小体积;如此压缩之后,它绕一根轴旋转;此旋转轴并非其运动轨迹之中心,所以它不仅自转,而且还沿一个椭圆形轨道旋转(这里自转和旋转是一回事,但我将其分开以便说明);书中将说,在如此形成之后并如此旋转之时,它熊熊燃烧(就像火山喷发和流星陨落那样燃烧),并把它的物质以气体的形态发射进太空,这种气体在更大的半球一面射出得最远,这一方面是因为体积更大,但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里的燃烧更猛烈;书中将说,在一定的时候,这种气体未必正好被卷到现在被海王星所占据的位置,并凝缩成海王星;书中将说,这颗行星必然呈现太阳所具有的形状,这种形状使它沿一条椭圆形轨道旋转,由于这种旋转之缘故——由于它每自转一周都被拉回太阳一点儿的缘故——如果它的公转速度仅仅依太阳而定,那它的运行就达不到它应有的那么快(开普勒第三定律);书中将说,由于它的形状影响其运行——当其更重的一面背向太阳时便获得一种惯性动力,这种动力足以使它逆引力方向运行,从而脱离引力中心——这种动力使它不至于坠向太阳(也许还会使它逐渐向外远离它现在的位置);书中将说,在许许多多个世纪里,它不断地吸收太阳的热量,这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