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汉代王《论衡》中,写道“司南之杓,投之以地,其祗指南” 。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
《晋书·马隆传》记载:“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出敌不意。或夹道累磁石,贼负铁锤,行不得前,隆卒悉被犀甲,无所留碍,贼咸以为神。”
汉代初期,已有玳瑁、琥珀经摩擦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晋朝有“今人梳头、解着衣,有随梳解者,有光者,也有喧声”的记叙。
《三国志·吴书》记载:“虎魄不取腐芥,磁石不受曲针。”
《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晋代张华,记录了用梳子梳理头发和解脱丝绸毛制衣服时的起电现象,他看到静电火花,听到放电的噼啪声。
……
至于地磁和极光,在以往的史书、特别是历朝的天文部门的记载中,那就更多了!
……
但是,很可惜,对于这些现象之后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太少了!
华夏的先人们,似乎总是徘徊在电学的大门口,未能真正登堂入室!
那世界各国的人,对电的认识呢?
希腊七贤中的泰勒斯,观察到了人们通过摩擦琥珀吸引羽毛、用磁铁矿石吸引铁片的现象,对其原因进行过一番思考。
他的解释,是“万物皆有灵。磁吸铁,故磁有灵。”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一时期,华夏对于电和磁的认识、积累和利用,无疑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于是,在一个很合适的时间里,阿布让一个对电很感兴趣的小伙子——黄沾雷,一个狂热的求仙者,做了两个实验。
一个,是用带铁线的风筝,证明雷电不仅也是电,还是可以流动的。
感官认识的雷电,会让人会感到瞬间麻木,头发还会炸起,衣服还会碎裂,面目还会变黑。
另一个,就是让大难不死的黄沾雷,用实验证明电是可以存储。
摩擦过的玻璃棒,插进装水的玻璃瓶中,然后用手触碰玻璃瓶,让他感受到同样的麻木。
对,阿布借用的,就是富兰克林和雷顿大学缪森布鲁克的那两个着名实验。
然后,就是普遍的科学验证。
用群举试错的方法,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进行电性实验和记录。
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