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天下第一草书 (第2/5页)
青衫取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真的跟那副崔承禄临写的版本非常像!
至于哪个更好?他还真说不上来,这得专家才能分辨。
钟鸣写的很快,全文六百余字,写了很长的一卷。
不是为了快而快,关键《自叙帖》是狂草,怀素在写的时候,也是意兴所至,在灵感的催促下写出来的。如果单论历史地位而言,“草圣”是张旭,可“天下第一草书”的名号却属于怀素的《自叙帖》,可见这幅字是灵光一闪之作。
要更好地写出这种感觉,就是要快,怀素的《自叙帖》中有很多字是墨迹半干的状态,就是因为写的太快,不愿意停笔来重新蘸墨。
而在写的时候,要重现这种感觉,同样需要极高的技巧,墨不可太浓要适中,否则干笔飞白太多,而且速度提不高,但墨也不能少,一旦断墨可能就要影响整篇书法的结构。
钟鸣把笔放下,长出了一口气。
累,真累!
全篇几百字都是一口气写完的,中间不能停顿,而且,草书的字形是极为严格的,因为一点一划都不能马虎,转弯的角度、大小、弧度也不能超过规矩,否则草书就无法辨认,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记载的作用,那就成了败笔。
显然,钱会长跟老金也是最明白这一点的,两个人面色激动,在从头到尾地看。
他们想看看,钟鸣写的这幅字,跟崔承禄写的这幅字,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如果是外行人看到这两幅字,会觉得非常像,可在钱会长跟老金这种专业的书法家眼里,区别太多了!
崔承禄的《自叙帖》,虽然也是临写了怀素的原作,但主要还是临其意而非临其形,很多地方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习惯和见解。毕竟,崔承禄是书法大师,临写《自叙帖》是为了让自己的水平有所提升,不是单纯地为了写得像而写。
所以,崔承禄的那份《自叙帖》里面有很多地方,跟原版是不尽相同的。
钱会长捧着《自叙帖》,激动地跟之前的那些记载中的信息一一验证。
“据记载,怀素书法的外形已达到以圆破方,化方为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些无外框的字,已经塑造出圆的字形,却又万变不离方形,故圆中有方,方中有圆,方圆互用……”
“大破大立,大疏大密,夸张变形,万态争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钱会长跟老金两个人看得有些恍惚,难掩满脸的激动之情!
刘先生看到这一幕,也完全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