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错,这回不是山寨的,有会发镭射光的博派标签。大约半尺多高,硬塑料与金属的完美结合,红色上半身车头,蓝色与灰色下半身集装箱。半透明包装盒全是英文,最后写着MADE IN JAPAN。嘿,是美国品牌日本制造的啊。那时光,凡是印着这种标志都是好东西,擦,我都有些羡慕他了。
同学们全围着他转,连那些瞧不起他的女生,也主动请他吃雪糕了。
有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后,我们一起在教室里玩着“变硬金刚”的正版擎天柱。还有人拿出其它汽车人玩具:铁皮、蓝霹雳、救护车、爵士、警车、千斤顶……
不知是谁问了一句:你长大后想开什么车?
当年在电视台上放的几部美剧,比如《神探亨特》,我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美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就连西德推理剧《神探德里克》,也差不多是人手一辆车的节奏。
“红蜘蛛”回答:知道保时捷吗?我爸爸从美国给我寄过这种车的明信片,将来我就要开这个!
那年头,我们连宝马都不晓得,更别说什么保时捷了。
唯一知道的跑车是法拉利,因为有人在说F1赛车了,那时的车王是巴西人叫冼拿,后来死在博洛尼亚的赛道上。
但在当时的中国,最知名的车型,自然是神车桑塔纳,许多会开车的男人,都以梦想开上桑塔纳为荣。
还有个同学说,最厉害的是BENZ。
你说的是宾士吧?说话的这位同学,显然港片看多了。
又有人插嘴:日本车才好呢,知道丰田吗?当年,TOYOTA经常出没于日剧。不过,还没人知道更便宜的韩国车。
其实,我们都知道是在痴人说梦。大家各自算了算家庭年收入,几乎没有一个超过五千块的,当时买辆车少说也得十几万。
我们的结论是:美国太有钱了,中国太特么穷了,我们一辈子都买不起车的吧?
二十年后,我想,这个时代还不是最坏的——至少,有的梦想我们实现了,对于一部分人来说。
那个下午,教室门突然推开。
学校的教导主任,是个高大凶悍的中年男人,威震天般冷酷地说:谁是金刚毅?
一片鸦雀无声之中,“变硬金刚”默默起身,被教导主任抓着衣服后领子拎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