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文书找了出来。
黑暗里,纪元超强的记忆力在此刻发挥了作用。
事情的大概经过,他已经知道了。
林大人们查得也没错。
当年捞钱王逃走之后,因为没有其他证据佐证他知道隔壁连绍县做的事。
再加上那边连绍县的县令已经是死刑。
在文书上,说这位是被蒙蔽,送河工过去,也是履行职责。
要怪,只能怪连绍县的县令欺上瞒下,还坑骗同僚。
如果说这还不够,那连绍县的县令自己也“承认”。
是他把正荣县的人骗过去,也是他同正荣县当时的县令王长东说:“只是些普通差事,不会累着的,夏日还有瓜果茶饮,薪酬也给得合理。”
这样的说辞,“蒙骗”了正荣县县令王长东。
双方口供一致。
若不是当时的正荣县县令王长东临时跑了,估计处罚只会更轻。
当然了。
后来的也不重。
单看这些卷宗跟文书,只会觉得此事已经了了。
原来那位捞钱王也是“受害者”。
他只是“无辜”的被牵连了。
故而后续的升职,合情合理。
纪元躺在床上,回忆方才看的卷宗,长长叹口气。
如今终于知道对方怎么逃脱的罪责。
也知道了对方的姓名,籍贯。
王长东,顺天府人士,秀才。
搜索范围缩小,已经有了重大进展。
剩下的,大概就要从京城的王氏家族查起。
美中不足的是。
他还不知道这位捞钱王,先去了两广,又去了湖广,最后又是在哪。
算着时间,他期间应该有两次调动。
人海茫茫,果真是大海捞针。
十月初五,纪元去吏部的时候,还下意识看着他们的库房。
可惜这地方是绝对进不去的。
纪元这会过来,就是替属下们来取外派的草拟文书。
因为还不是正式的文书,还是他亲自过来比较好。
吏部的人见了纪元,还笑:“你也是我们尚书的学生,怎么还亲自跑一趟。”
吏部尚书的学生?
纪元惊讶。
怎么这样说啊。
对方拍着肩膀:“首辅大人给皇长孙讲课,你不是也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