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沈复,刘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亲疏?谁能主宰?既无奈何,即放心逍遥,任委来往。如此断了,即心气渐顺,五脏亦和,药方有效,食方有味也。只如安乐人,勿有忧事。便吃食不下,何况久病,更忧身死,更忧身后,乃在大怖中,饮食安可得下?请宽心将息。”云云。乃劝其中舍三哥之帖。余近日多忧多虑,正宜读此一段。
放翁胸次广大,盖与渊明、乐天、尧夫、子瞻等,同其旷逸。其于养生之道,千言万语,真可谓有道之士。此后当玩索陆诗,正可疗余之病。
浴极有益。余近制一大盆,盛水极多。浴后,至为畅适。东坡诗所谓“淤槽漆斛江河倾,本来无垢洗更轻”,颇领略得一二。
治有病,不若治于无病。疗身,不若疗心。使人疗,尤不若先自疗也。林鉴堂诗曰:“自家心病自家知,起念还当把念医。只是心生心作病,心安那有病来时。”此之谓自疗之药。游心于虚静,结志于微妙,委虑于无欲,指归于无为,故能达生延命,与道为久。
《仙经》以精、气、神为内三宝;耳、目、口为外三宝。常令内三宝不逐物而流,外三宝不诱中而扰。重阳祖师于十二时中,行住坐卧,一切动中,要把心似泰山,不摇不动;谨守四门,眼、耳、鼻、口,不令内入外出。此名养寿紧要。外无劳形之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
益州老人尝言:“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乱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矣。心君泰然,则百骸四体,虽有病,不难治疗。独此心一动,百患为招,即扁鹊华佗在旁,亦无所措手矣。”
林鉴堂先生有《安心诗》六首。真长生之要诀也。诗云:
我有灵丹一小锭,能医四海群迷病。
些儿吞下体安然,管取延年兼接命。
安心心法有谁知,却把无形妙药医。
医得此心能不病,翻身跳入太虚时。
念杂由来业障多,憧憧扰扰竟如何。
驱魔自有玄微诀,引入尧夫安乐窝。
人有二心方显念,念无二心始为人。
人心无二浑无念,念绝悠然见太清。
这也了时那也了,纷纷攘攘皆分晓。
云开万里见清光,明月一轮圆皎皎。
四海遨游养浩然,心连碧水水连天。
津头自有渔郎问,洞里桃花日日鲜。
禅师与余谈养心之法,谓:“心如明镜,不可以尘之也。又如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