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41 (第1/3页)
澍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算了,即便他们再三再四恳求,陛下也不会采纳他们泰山封禅的意见的。
若是强求,陛下或许还要治他们的罪呢?
【刘秀的这一次东巡,巡幸了鲁地、路过了泰山。
又二年,建武三十二年正月,公元56年的正月。
某一天,刘秀在夜间读了《河图会昌符》,这本书里面都是关于谶言、符瑞之类的书。
他在这本书里面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于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
这里的“赤刘”就是指大汉朝的意思,“之九”,刘秀正好是刘邦的九世孙,所以“赤刘之九”指的就是刘秀。
岱宗,正是泰山。
这句话的意思便是刘秀会在泰山承受天命,如果不慎重去封禅的话,对于承继大业又有什么好处呢?假如能够诚善落实,认真去封禅的话,今后奸诈虚伪的事就不会再发生。
原本刘秀是极力反对封禅的,但是猛不丁地看到这句谶语,他的内心也就动摇了……
于是他又让他的女婿梁松去查一查《河图》、《洛书》中有没有九世封禅这一信息。
梁松查了之后就上报刘秀,说确有其事,而且还罗列了一大群臣子,一同上书请求刘秀泰山封禅。
虽然说刘秀本人对谶语没有完全一根筋地相信,但如果他前去泰山封禅真的能够使得国家之后再无奸诈之事发生,那何乐而不为呢?】
刘秀无奈扶着额头,哭笑不得……
另一边的臣子们双眼冒光,这……好啊!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本他们以为没有希望了呢!
如此圣名的君主不去泰山封禅那岂不是可惜了……
【所以这一次,刘秀终于准奏了。
他下令让梁松去查一查当年汉武大帝是怎么进行的泰山封禅,这个礼节仪式到底是怎么样的,都得查一查。
查完之后,刘秀就严格按照当年汉武大帝的仪式进行了泰山封禅。
同年四月,刘秀下令将建武三十二年改为中元元年,也就是公元56年。
到了第二年,中元二年的时候,刘秀已经是六十三了,而这一年也是刘秀生命当中的最后一年。】
天幕下,百姓和臣子冷不丁地听到皇帝的寿命时纷纷内心惶恐。自古以来,皇帝驾崩就是一件足以让整个王朝的运行卡住的事情。
此时的刘秀却没有任何过多的感触,他笑了笑,“人都是要死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