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 (第2/3页)
琦.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为什么我一定要说36岁,因为,童年的创伤会伴随我们一辈子,即便我们都36岁了,不还是在讨好父母吗?我比他们聪明一点,曾经我是精神乞丐,为了找到一点点存在感,我努力学习,发现没有用时,我使用了逃学叛逆的计量,当这一举动让他们从漠不关心转变为更讨厌我时,辱骂,让我去死,压倒了彻底绝望的我。我依稀记得,那一次,我听进去了,走在马路上,我服下了大把的药片。我什么都没改变,父亲没来看我,母亲对病床上的我说了句,从此我不在是她的孩子。死里逃生的我,做到了什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自私的他们,一个只管喝酒借钱,一个同样是精神乞丐,像极了我的朋友,可以为了不爱她的原生家庭,对我和父亲弃之如敝屣。而我就像我朋友的孩子,这样的家庭,终于终于在暴力中土崩瓦解,我也靠着那点骨气,剥离了原生家庭,一家人解散。成年后,36岁的我,总算在这一年觉醒。在此之前,我也像理发师一样,讨好过继父,我也识趣的听着他们每句话背后的含义,小心翼翼的维护关系,我做了很多,还是抵不过继父的枕边风。
去年还在对二婚的母亲诉说委屈,希望她能对我的压力感同身受,希望她能爱我的孩子,希望她能像别人的母亲一样,偶尔让我放松一下,虽然我知道她不会帮我,虽然这十几年,她加起来帮我带孩子的时间没有超过十天。我还是带着一点点的期望,然后失望恨内耗。即便成年了又如何,我还是习惯性的对父母报忧不报喜,还指望从他们身上获取那一丝丝的怜悯,还像个孩子一样不成熟,欠缺了童年的关爱,我很难在心智上长大了。
我无数次的告诫过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爱自己的孩子。今年总算是有所改观,我可以平静的接受父母不爱我的事实,可以不流眼泪的把这些话写进我的书里。我喜欢《风雨哈佛路》里丽兹说的那句话,“因为安全感被抽离,所以她不得不往前看,没有任何退路可言。”没错!无人可靠时就不会想着靠别人。
他们不会爱人,我会。我依然会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老公,甚至爱他们,只不过对他们的爱,是与自己和解的爱,是大大方方不求回馈的爱,是与老公孩子不一样的爱。以后我应该把更多的关注,放在我老公身上。把这些年,因为自己没得到过,就不想让孩子缺少一点,过度的给与孩子的关爱,松一松。有时候害惨人的,就是执念。越是爱财。越觉得穷,越是爱美,越觉得自己丑。越想走到高处,就会有更高的地方等着你。越爱孩子,越与孩子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