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蓦然回首肥皂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2/5页)
贴地飞行的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学那啥登dua郎……”
“白哥,你行行好,放过我们吧!”
一时间,那哭诉声啊,此起彼伏,简直就像是李昊白刚才那句话打开了啥不得了的潘多拉魔盒,把里头的妖魔鬼怪全给放出来了似的。
李昊白见状,却是丝毫不为所动,反而提高了嗓门儿,大声道:“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今晚必须给我学完十个生字才能睡觉!以后每晚也都得这样!谁要是敢偷懒,哼哼,可别怪我不客气哦!”
---------------------
翌日,随着晨钟的悠扬声响,众人拖着疲惫的身躯,顶着深重的熊猫眼,匆匆用过早膳之后,便准备分赴东西市,为李昊白采买所需之物。
在这群人中,除了李昊白、陆维、伍群德三人对文墨略知一二外,其余四人几乎可说是目不识丁的文盲。尤其是尉迟烈,他对于古文一窍不通,想要培养他的文化素养,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昨夜,伍群德在与李昊白的短暂交谈中,惊奇地发现李昊白对于儒释道的理解竟如此深刻而且角度刁钻。更令他讶异的是,李昊白口中提到了一个他从未听闻的词汇——“三教合一”。这个新颖的观念让伍群德心生向往,不由得萌生了跟随李昊白备考科举的念头。说不定,这样能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众所周知,平朝的统治者虽然表面上尊道、礼佛、崇儒,但实际上,佛道两教在历代帝王手中都成为了巩固皇权的重要舆论武器。它们多次为新帝继位的合法性提供玄学上的支持。相比之下,儒学因其对鬼神的敬而远之,以及更高的学习门槛,再加上没有官方学术地位,其传播速度远远不及佛道两教。因此,在大平开国近两百年的时间里,儒学一直处于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韩退之、柳子厚两位大儒挺身而出,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他们的努力为后来儒学的复兴和理学的形成吹响了反击的第一声号角。伍群德深知,此刻跟随李昊白,或许正是他站在时代变革的潮头,迎接儒学新篇章的契机。
然而,事实上,李昊白对于儒学的兴致并不浓厚。毕竟他已经有了更好的选择了——那便是“矛盾论”与“实践论”。
更何况,历史上太多惨痛的教训已经证明:那些自诩为圣人学说传承者的人们,未必真正秉承了儒学圣人的品德。曲阜孔家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历代受封,却屡次借着祖宗的庇佑,行那作奸犯科之事。特别是自北宋册封衍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