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权臣摆烂第二十三天 (第9/13页)
千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
往前几代皇家子嗣颇丰,先皇这一代最多的时候有十七位皇子,长大成人的也有十一位。
但这十一位皇子中,只有先皇、老岭南王与恭亲王三人是由皇后所出,一母同胞,关系最为亲近。
其中恭亲王是年岁最小的,比两位兄长小了有十多岁,是太上皇的老来子。
先皇继位后,老岭南王去了岭南封地,恭亲王却因为年龄小被先皇当做半子,留在京中当亲王。
若是论关系远近,这位恭亲王与先皇的感情才是最好的。
按理说当年先皇病重,选亲王摄政,也应当是选这位恭亲王。
只可惜恭亲王从小就体弱多病,当不起这个担子。
先皇去世后第三年,恭亲王因为伤怀过度,年纪轻轻地也跟着去了,留下王妃和一个刚出生的独子。
恭亲王妃出身极好,父亲从前是太上皇钦点的内阁大学士,还任过一阵子的宰相,德高望重,按照她的门第,原本可以改嫁,不难再寻个门当户对的人家。
但或许是因为孩子年幼,她选择留在恭亲王府,没有改嫁。
此后恭亲王府便没几乎什么存在感了,除了逢年过节的恭亲王妃会抱着小亲王在宫宴上露个面,平时几乎不与京中的人家走动。
也没什么好走动的,府中只有王妃和幼子,走得太近了会惹的人说闲话。
恭亲王府算是就此败落了。
但看在王府的名头和王妃的家世上,也不至于有人和这样身份尊贵的孤儿寡母过不去,所以日子过得还算清闲。
谢清碎和老岭南王争斗得最严重的那几年,也有不少亲王选择站队,最后清算了不少。
反倒有着先皇胞弟血脉的恭亲王府,从头到尾没有掺和进来。
一点风波都没有波及到。
谢清碎脑中转了转,想起这些事,说:“这位恭亲王妃,不是个简单人物。”
固然是因为身份没有威胁性,但能在皇权斗争中明哲保身,这位恭亲王妃是有几分自己的思量的。
谢清碎与她见过不过两三面,记忆不深,想必是个不爱出风头的人。
——是个聪明人。
只是,从前许多年都低调过来了,这时候为何又要掺和进来?
谢清碎心中有了些猜测,只是缺少动机,不大确定。
萧烛:“嗯,恭亲王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般无力,徐相(王妃父亲)虽然致仕多年,但其兄长任大理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