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南翼攻势 (第2/4页)
幽泠秋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些地方却是有了极大的改进。纵横交错的战壕取代了原本一马平川的原生态陆地。重要设施都用枝桠黄土给悄然掩蔽;最让拉塞尔感到诧异的是,法军竟然在其阵地前方也设下了两道一人来高的铁丝网,其上密布尖锐的倒刺,其整个阵地在外观上就如同德军标准的堑壕体系一般!见此情形,拉塞尔的不由得眉头皱起;因为照这个架势来看,法国人竟然是要打防御战。而完全放弃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进攻冲击。他脑中浮现出一个念头,难道法国人是早就准备好了要在北部洛林的原野上采取守势,来抵挡自己的进攻么?
拉塞尔猜得不差。
根据法军兵团司令吕夫所制订的策略,法军是派遣一支实力雄厚的主力部队前往维索朗附近,以吸引全部的德军主力来对其实施包抄,从而为他们在阿登山区的北线突袭创造机遇。然而由于这个吸引德军倾巢而出的“钓饵”实在是太过重要,吕夫必须要保证这支派出诱敌的主力部队在陷入德军侧翼包抄的情况下、仍有足够的空间能全身而退。因此。他命令驻扎在德军主力进军道路上的洛林北部卫戍部队转为防守,便是唯一的必然之举。在吕夫看来,目前正是他“在某些地域节省兵力”的时候,只要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卫戍部队能够坚持四天以上,一切都将大功告成:法军用于诱敌的主力部队将以一个近乎毫发无损的姿态从容撤离,而在阿登山中的奇袭部队则将创立一战定乾坤的不世功勋!
然而可惜的是,吕夫的战略计划虽是无懈可击,但他却在战术上出现了重大的缺陷。吕夫只关注到了阿尔萨斯的德队在防御战中的完美表现。并以此为模板进行效仿,却并没有去深度挖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德军之所以能在萨尔布尔防御战中创造令人瞠目结舌的战损比,除了构筑严密的堑壕铁丝网阵地之外,还仰仗于机枪的大量装备部队、长年来反复熟悉的防御训练、以及作为敌人的法军只装备了口径为75毫米的野战加农炮。而在双方攻守形势转变的洛林北部地区,这些个条件法国人一个也不具备。
过了半晌,拉塞尔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煦暖的轻风吹拂在他的脸上,带来一阵温润清爽的感觉。他沉吟片刻。而后倏然开口问道:“托椰的第17装甲团的情况怎么样了?”
旁边的一名副官闻言恭谨地答道:“中将阁下,托椰中校的装甲团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行军,62辆坦克中有16辆在途中抛锚,目前装甲兵们正在对故障车辆展开紧张的维修。托椰中校已经派出了拖车前往。将就近抛锚的故障车辆拖到营地来进行集中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