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克拉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限——这还没有最后定论,虽然你会听到反对的意见,(有一阵嗤之以鼻但不是正式反对的声音发自戴维森)——你可以乘一只高速的小的飞船或者用一只大的飞船来完成较慢的旅程。
“看来没有技术上的原因,为什么宇宙飞船不能达到光速百分之九十或者更高的速度。这意味着在两个邻近的星系之间需要航行的时间是5~10年,虽然漫长,但并非不现实,尤其是对那些以世纪计算寿命的生物而言。可以想象在这样航程的时间内,即使不比我们现在的飞船大很多的也能办到。
“但是,或者这种速度是不可能的,那么你可以花多点时间——10,000年或100,000年。
“柏诺等人的设想是用一个几千米长的交通工具运载上千个乘客,在旅途中能够维持好几代人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系统需要是绝对封闭式的,里面有再生植物及其他再生消费系统,地球本身就是这样做的——以一个更大的尺度而言。
“有些作家建议这类宇宙方舟建成同心圆状,也有设想是中空的旋转的圆柱体,使离心力起到人为的地心引力的作用——正像我们发现拉玛的那个样子……”
戴维森忍不住了,说:“根本没有什么离心力,那是工程师们的设想,只有惯性。”
“你说的完全对,”佩里拉承认,“但这很难说服一个有幸被旋转木马把他甩出来的人。数学上的严谨在此似乎并不需要——”
“诸位,诸位,”博西打断他们说,“我们都明白你们的意思,或者说,我们认为明白。但请不要打断我们的思路。”
“很好,我只是想指出拉玛的概念并非神秘,虽然它大得叫人惊奇。人类在两百年前就曾经幻想过这种事情。”
博西接着问道:“现在我想提出另外一个问题。究竟这个拉玛在宇宙中已经旅行了多少时间呢?”
佩里拉继续说:“我们已经精确地算出它的轨道和速度。假设它的航道没有改变,我们可以追溯到它一百万年前的位置。我们曾经认为它来自附近恒星的方向,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自从拉玛在近处经过任何一个恒星之前,到现在已多于二十万年了,而那一个又是最不适宜居住的星系。它的亮度变化是1:50;任何行星在几年内都会被反复烘烤和冻结。”
“一个假设,”柏莱丝博士插话,“或者就能解释一切。那可能曾经是一个正常的太阳,然后变得不稳定。这就是拉玛要找一个新的太阳的原因。”
佩里拉钦佩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