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足够的,但柳贺觉得,他观点承自张居正,却又没有足够的创新性。
何况从他文章字里行间也能看出,他的基础还不是那么扎实。
当然,柳贺只是拿他和这一科治《诗》的士子进行比较,并不是说张敬修没有资格参加会试,他出身优渥,张居正为子聘的必然是全京城最优秀的馆师,柳贺也曾听说,翰林院中就有数位翰林免费为张家子弟授课,张居正也找过罗万化,但罗万化不肯干。
只能说,张敬修的文章有些飘,不如其余士子的文章那般有沉淀感。
“我已和你说过数次,要你沉下心来读书,说了几次你都不听。”柳贺还在说张敬修文章中的毛病,刚回家换了私服的张居正出现在两人身后。
“见过恩师。”
“父亲。”
“你将柳大人今日说的细细记下,再读上三年,不必灰心丧气。”
张敬修默默离去,张居正则端起茶喝了一口:“你又上门做什么?”
柳贺道:“弟子即将离京,特来拜别恩师。”
“难道不该在心里记我的仇吗?”张居正看向柳贺,这话问得虽随意,可他眼神却着实有些锐利。
“弟子不敢。”
“这我信你。”
柳贺并非那等说一套做一套之人,他既然说了不记仇,张居正也选择相信。
“此次前去徐州,要虚心向吴子实求教,他于军事上颇有一套,治水之事虽是初涉,但满朝文武也只有他敢担起这治水之责。”张居正道,“你于书算等杂项也有涉猎,此次治水若是有功,本官保你官升一级。”
柳贺不由多问了一句:“恩师,是原地升还是……”
张居正看了他一眼,柳贺旋即闭嘴。
同为四品,京官和外官可谓天差地别,吕调阳任隆庆五年会试副主考的时候还是吏部左侍郎,正三品,三年之内就已经是阁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