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咖啡 (第1/11页)
大裳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德国人阿里文,受大清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指派,成为胶海关首任税务司。他向德意志帝国海军部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提出了青岛自由港改制的问题。很快,这个总理青岛租借地内一切中国事务的德国人,进行了一系列关税改革,在青岛引起了巨大反响。
与此同时,新任山东巡抚杨士骧到任以后,立即着手德国从胶州、高密两地的撤兵问题。德国军事开始收缩,抛弃了当地营盘,缩回租借地。这个消息传到青岛,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
此时的青岛,已经由名义上的自由港,变成了事实上的保税区。自由港的范围虽然缩小了,但是转口贸易却凭着政策优势,把中国大量的传统贸易吸引过来。中国各地商人,纷纷来到青岛。一场来自青岛周边农村及山东腹地的移民潮,也汹涌而至。
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台东镇丁家新掌事丁国毓宣布,参与德国总督府要塞工程局的旧船拍卖。起拍价,六百个德国鹰洋。此决定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老裳茶丁永一着实被吓了一跳。他在心里暗暗算了一笔账:在青岛那些德国建筑工地上,中国小工一天的工资不过三十分尼。瓦匠木匠的工资稍微高一点,也至少需要五十年不吃不喝,才能攒到六百鹰洋。
德国总督府在青岛建立船坞工艺厂,开工建造16000吨钢质浮船坞。建成交付使用时,丁永一带着孙儿小国毓去看光景。那是一台被称为“亚洲第一大浮船坞”的巨大机器,坞内所有设备均用电力操作。总督府工厂的工人收入,高于青岛居民的平均水平。那里技术工人的工资,一年下来也就是一百八十银圆左右。
对于普通青岛居民来说,十分之一的保证金,六十个鹰洋,无疑也是一笔巨款。
几家人坐在一起,商议此事。丁国毓将姜顺子的爷爷也请到了丁家。姜老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渔民,更是一把织网补帆修船的好手。
“我知道那批船,都是经过德国人精挑细选之后留下的,船体尽是些硬杂木。”姜老蔫激动地说:“造排船,木船骨架选料最为关键。旧船料更不易变形,只要干燥没有虫蛀,把船做好了,跑个二十年以上没有问题。”
姜老蔫不善言辞,人也有些木讷,可一提起出海和造船,看上去就像换了一个人。他双眼放光,说话也滔滔不竭。木船制作总共分为九个步骤、百多道工序。其中,主要的步骤有定盘、艌船、刷桐油等。定盘是先用选好的木料将木船的骨架钉好,再层层铺上木板钉好。艌船是使用扁铲、铁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