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阻击战 (第1/6页)
谢大海429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钧回到狙击点,把阵地的装备收拾好,他利用这段时间复装了5条弹链,剩下1500发散装子弹,突击步枪的子弹消耗不大。
收拾迫击炮花了很多时间,毕竟是一个人,这款迫击炮虽然改进过,重量大大减轻,但还是挺重的。
夜幕来临,除了战场上的浓烟外,战场已经归于宁静,刘钧用平板电脑扫描一下,方圆一公里的地方没有活动的人。
“红星号”缓缓降下来,拆解后的迫击炮,由专门的升降机吊进“红星号”的座舱里,然后飞船缓缓升起,大约十分钟,飞船降落在指定的地点。刘钧利用这段时间,趁机好好地睡了一觉。
3月10号早上6点,天空升起大雾,比较寒凉,气温在10度左右。
刘钧根据“红星号”提供的图像显示,大约3000多名国民党第二军第一师的两个团从信丰县城出发,有15辆军车,30驾马车,时速10公里左右,预计上午12点到达南门嶂。也许敌人没有接到南门嶂战斗已经结束,他们一个团被消灭的消息。也说明这个时期国民党军非常狂妄,根本想不到疲惫不堪的红军游击队有能力干掉一个精锐团。
刘钧在马岭和长岭村选择了两个狙击点,这也是敌军到达南门嶂的必经之路。A点是马岭,高度50米,距离长岭村大概1公里,主要是有一处将近300米的平缓路面,b点在A点的东面,有一个高度100米的小山坡,在这可以看到弯曲的公路,此点可以控制800米的公路,公路贴着河边走,一片开阔地,这里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雷场。而且在这个位置看不到A点的马岭。这真是打伏击的好地方。如果这股敌人受到重创,那么李贺他们的部队受到的压力会大幅减轻。
确定好战场后,刘钧立刻忙碌起来,他拿起装有20颗66式反步兵定向雷的作战包,快速来到b点,按照布雷工作的程序,每50米安放一颗定向雷布置雷场,半个小时后,刘钧完成了20颗定向雷的布放,然后他回到A点。
安装好定向雷后,刘钧在离A点500米的地方选择了两个角度比较好的地点作为阻击位,然后用工兵铲挖了两个战壕。
做完后已经是上午8点了,刘钧打开军用平板,通过“红星号”的高分辨望远镜可以看到敌军的行动状况。由于敌军的行军速度比较慢,大概9点左右到达b点狙击位置。
刘钧突然发现在他的右下方,居然不声不响地埋伏了100多人,他们肯定是后到的,因为刘钧在选择布置雷场时,平板电脑没有显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