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白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等于说,被重点关注的学生们,几率反而更大,因为他们会被单独列出。
那些学习还可以,但却不是很突出的,就看夫子当时的心情了。
用武营的话来说:“府学,除了前三堂之外,其他人基本都被放养。”
这算一个并不明显的规则。
只有在府学待时间长的人,才能摸透。
为什么?
因为科举艰难。
太艰难了。
府学五百多学生,真的没指望都考上举人,只要把最拔尖的选出来即可。
最拔尖的选出来,着重培养,也能提高效率。
反正每年童试进来的学生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也就是说,我们几个不出意外,最次也能去第三堂?”李锦放下手里的书,还觉得有些意外。
大家之前都以为,岁考会决定他们去哪个学堂。
现在却说,其实在他们进学府学之后,事情基本就定了。
岁考当然要好好考,但也没有那么重要?
像纪元,板上钉钉地去第一堂,几乎都不用想。
武营之前没讲,是以为他们知道。
李勋没讲,纯粹明白,让大家知道这些事不算太好。
毕竟,知道自己一定会成功。
那还会那么吃苦努力吗?
纪元不好受,他堂弟李锦不见得。
所以,还是让他们自己好好读吧。
到今日,纪元也算明白府学的运作模式了。
其实大致分为两批人。
一批人,考进来的,这批人也会被府学认为很有潜力。
虽然刚入学差不多,但年底的岁考结束,第二年就会帮他们调到更好的学堂,接受最好的教育。
还有一批人,是花钱进来的。
但花钱进来也有不同,像李锦,岳昌,一个童试第四,一个第五,府学也会重点关注。
最后花几百两进来的学生,则要看自己的表现,表现突出,就会被关注到,从而进行培养。
剩下的?
那就看运气吧。
不得不说,府学这种运行模式有些歪,却也是当下局面最能培养人才的方式。
但也要说明,这并非当地长官多喜欢人才。
而是喜欢有用的人。
有钱的学生有用,那就收钱进来。
反正都是上课,其他的府学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