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美女直播

夜以继日、通宵达旦,生怕自己因疲劳睡过头,耽误编书进程,特意命人用圆木做枕,称为“警枕”。

总的来说,司马光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的《资治通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政治作为和个人品质也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奉敕主编的中国古代第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基本信息:

成书时间: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始编,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历时19年。

卷数:全书共294卷、300多万字。另外司马光还着有《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目录》各30卷,与《资治通鉴》一起总计354卷。

记事范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三家分晋”,下讫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伐淮南”,涵盖了16个朝代、前后1362年的历史。

2。书名由来:宋神宗认为该书可以让统治者“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特赐名《资治通鉴》。后世也简称其为《通鉴》。

3。作者及助修人员:

主修: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不满王安石变法,熙宁三年(1070年)自请离京到西安任职,后居洛阳十五年潜心修史。司马光除《资治通鉴》外,还着有《司马文正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等。

助修:协助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主要有刘恕、刘攽、范祖禹三人。刘恕另着有《通鉴外记》《十国纪年》;刘攽另着有《东汉刊误》《五代春秋》;范祖禹另着有《唐鉴》《帝学》等。此外,司马光之子司马康也参与了部分撰修工作。

4。撰写背景:

社会环境:宋朝建立后采取“重文抑武”国策,文化、科技和工商业发达,刻书业兴盛,朝廷征集了大批书籍,培育了大量文化人才,编印了多部大型图书,重新校刻了系列史书,为史书编撰创造了良好条件。

时代需求:中唐至五代十国的历史教训以及北宋中期的积贫积弱,促使统治阶层和知识阶层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史学家们希望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服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个人志向:司马光嗜好史学,认为人君要治理国家不可不读史书,遂立志编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官者:忠天下,忠人民

官者:忠天下,忠人民

佚名
都市 连载 58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