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沪指第三次跳空下跌,收盘报1047点,下跌0.79%,成交52亿。
“不要怕,今天沪指是连续第三天跳空下跌了,有句股谚说得好,连跳三空气数尽!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跳空现象在短时间内连续出现,表示距变动终点位置越来越近,不管是向上还是向下跳空,都是一样的。而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空头连续打出三个缺口,这就是典型的连跳三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在短时间内三个跳空,把空方力量用到极至,这是竭泽而渔,说明空方的气数已尽,这第三个缺口就是典型的衰竭缺口,估计不久就会补上。今天最低探至1030点,收盘基本收了回来,来了个单针探底,收了一根锤头线,这是即将见底的象征。我感觉这次二次探底即将结束了,大家别慌!”陈宫的天威保变还没有复牌,就只好每天关注大盘。见这几天跌得太凶,于是在太阳花群里安慰重仓的群友们,同时暗自庆幸,幸亏自己的股票停牌了,算是暂时躲过一劫,现在只希望它能等大盘涨回去的时候再复牌,以免出现补跌效应。
“嗯,最近消息很多,大盘波动难免。但是这些消息中,以利好居多,大盘却对这些利好比较麻木,这正是底部特征。因此我也感觉,这真的是黎明前的黑暗了。”大白兔赞同地说道。
对于利好麻木症,大白兔最近做了一个总结,还确实是这么回事。
从6月6日跌破千点大关之后,最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可说是利好频频,其中不乏实质性的利好,包括一些救市措施,可以说高层已经十分重视股市下跌问题。然而,市场仅仅是在短暂的反弹后就重归沉寂,似乎对这些利好并不买账,患上了利好麻木症。
比如6月6日和7日,证监会就《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同时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正式获准设立,这是首家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机构。这两个利好,刺激大盘在跌出998点新低后出现暴涨,来了一次报复性反弹。
但之后发布的一些利好,大盘就反应平平,没有继续上攻,反而借势调整了。
比如6月9日收盘后,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基金管理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进行基金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本来被市场视为利好,结果6月10日沪指却大跌2%,媒体则自圆其说地解读为短期大盘涨幅过大,因此获利盘借着利好离场。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天的大跌,和第一批试点方案有关——6月10日,三一重工、清华同方股改方案提交临时股东大会表决,结果三一重工方案高票通过,清华同方方案被流通股股东否决,从而成为第一个被否决的股改方案。
6月12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增持社会公众股份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6月14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回购办法终于正式落地,邯郸钢铁首家宣布将实施流通股回购。同时证监会还于当日公布了《关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增持社会公众股份有关问题的通知》。结果这两个利好的次日都是下跌,其中6月15日还大跌1.89%,让人直呼看不懂。
6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确定国有控股股东持股底线原则。6月20日,包括长江电力、宝钢股份在内的42家上市公司,步入第二批股改试点,10家中小企业板公司也入围。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证券投资基金募集申请审核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6月24日,第二批试点首份方案亮相,吉林敖东拟采用缩股与派现相结合的方式支付对价。6月27日,尚福林表示,股改不再进行第三批试点,新股发行和再融资将和“新老划断”有机衔接。
6月28日,宝钢股份等6公司公布股改方案。7月1日,尚福林说证监会将陆续出台相关措施鼓励公司参与改革。7月4日,长江电力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出台。中化国际在试点公司中首先推出了含有管理层期权的方案。中国建设银行宣布,淡马锡控股继美洲银行之后,成为建行的第二个战略投资者。7月5日,证监会副主席桂敏杰表示,壮大机构投资者力量,推动长期资金进入证券市场,是为贯彻“国九条”而采取的坚定不移、长期性的措施。同日,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换句话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利好密集出台,制度陆续完善,很多都是对中国股市有深远意义的重大制度,如股权分置方案的完善,回购股份制度的落地,同时推动长期资金入市,这些都是市场盼望已久的利好,但当这些利好真的推出时,大盘却没有了反应。
而利好麻木症,正是普通散户对股市完全丧失信心的底部特征。
“板板,希望能像你说的那样吧,希望一千点不会被再次跌破。”腊梅无奈地说道,“不过我倒觉得,现在救市措施都失灵了,市场已经快完了,一千点会跌破的。”
“不,我相信不会跌破的!”田野发了个握拳的动作,坚定地说道,“998点应该就是底了。”
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就连最乐观的多头也没有绝对把握,毕竟今天最低已经跌到1030点了,再跌3%就又会跌破1000点大关了。
但世间事往往就是这样,当你最绝望的时候,就是柳暗花明、迎来转机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