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鲁登道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同遵循的基本原则,如果非提不可,那么只能是这样含糊不清的回答:一定要保证人民和军队的供应充裕,一定要确保战争的进行。但是,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而且这种情况从来就没有实现过。
现实和理论完全是两码事。将理论付诸实践,其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要视战争的实施而定。我在下面会讲到一些措施,大都是以大战前和大战中的德国经济状况和当时的作战情况为背景的。
对于下面的问题,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进行相应的回答。这些问题是:在经济领域,各国军事领导人究竟该向总体政治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一定要实现的究竟有多少?能够实现的有多少?
对于1914年的战争,德国并未做好经济和财政上的准备,只在财政动员方面采取了充足的措施。我先谈谈德国在这方面的情况,方便读者了解德国金融状况和一场战争对一个国家财政的要求,让读者对经济与财政跟战争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德国档案文献《世界大战——军事装备和军事经济》中记载:开战之初,德国中央银行有20亿金马克储备,其中包括3亿马克的帝国现金。按照规定,发行纸币前一定要存有三分之一的黄金准备金(战争时期只能是这个数字),法国、俄国的黄金要比德国稍微多一些,奥匈帝国的财政状况则比德国更加糟糕。英国的黄金储备虽然少于德国,但其在稳定财政方面却胜过所有参战国。
在当时,国际尚未有外汇管制,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对外汇即不同国家相互支付手段的情况作说明。
这样,在当时,德国可以发行60亿马克的纸币。由于在德国经济中有20亿金马克的现金在流通中,所以,德国一定要发行18亿马克纸币,以满足当时的金融需要。
这样一来,德国在对黄金准备金不会造成任何威胁的前提下,尚可发行42亿马克的纸币。
但是,战争的头一个月(包括战争动员),德国就花费了45.2亿马克,结果导致发行的纸币量远远超过了法定的准备金的限额。此外,除了战争消费,其他方面也都需要花钱。
战争爆发后,虽然经济状况整体呈现正常运转的态势,但是由于人民不知道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他们急急忙忙到交易所去抛售各种证券,从储蓄所和银行提取现金。
对于这种情况,政府要想方设法应对。当时,还好政府有信贷支付手段,以维持经济的正常进行,并为军事装备工作服务。
为了达到这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