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天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有传闻说,嘉靖笃信教,便令中书抄《道德经》,《道德经》皆由金粉所描,据说每抄一部就要用金粉九百两,其中八百两都入了中书科的囊中。
不少中书皆是恩荫出身,追及三代家中基本都有当过阁臣、太子少X、六部尚书的。
中书们出身不低,伺候的又都是阁臣,即便柳贺官阶上更高一级,可这些中书着实未将他看在眼里。
柳贺性子是公认的好,被挑了第一遍毛病,他也就忍了。
对方让他改,他就老老实实拿回去改。
可第二遍,对方竟然又来挑刺。
柳贺自认做事相当细致了,何况第一遍已经被打了回去,第二遍时他格式和条目都检查过了,那中书还来挑他的毛病。
“柳修撰,你这似乎还有错处,再核得细一些。”
柳贺平日待各位中书都是一副笑脸,此时他将那文书放在桌上:“倒要请教刘中书,究竟是哪里的错处?”
他问这句话时,眼中已经没有了平素的笑意。
“便是这里,柳修撰你再修改一遍。”刘中书在虚空中轻轻点了一下,那速度,要么就是他练了葵花点穴手,要么就是他以为柳贺有双千里眼。
“烦劳刘中书再指点一下,在下并未看清。”
“柳修撰你也真是,要你改便改,哪有那般多话?”
“我还要如何改?”柳贺道,“刘中书,本官翻遍《会典》、《兵部职掌》及各类赏封典籍,刘中书你提及的错处本官一处都未寻到,本官还想问你,你口口声声这里要改那里要改,凭据究竟在哪?”
“柳修撰你好不客气。”
柳贺道:“刘中书你若是觉得自己对,便请阁老来评评理,若是我柳贺的错处,我无二话可说。”
刘中书本就是刻意刁难柳贺,见他失了势,态度上就更不客气罢了。
毕竟中书大多不是进士出身,即便晋升了,职权也有限,因而大多数中书只宁愿窝在中书科这一亩三分地中,不愿出去,他们依仗的是阁臣之势,就算是六部大员也要对他们客客气气。
而柳贺这般的翰林官虽是阁臣后备,但自翰林到阁臣至少也要二十年,到那时这些中书们早已不在内阁办事了,自然不怕得罪众翰林。
中书们享受的便是这份快感,即便他们非进士又如何?进士们不也得讨好他们吗?
柳贺性格和善,在他们看来,这便是他好欺负的
明证。
“柳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