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 乘风破浪的男人 (第4/7页)
马逍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炎黄中文www.yhzw.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的心境,只不过辛勤劳作之余,高適也渐渐发现,种出庄稼并不比写诗来得轻松。写诗能信手拈来,粮食却远不能像艺术创作那样高产,他需要经常接受好友的接济,过得那叫一个憋屈。
烈日的酷晒,暴雨的洗礼,农具的沉重,耕种的劳苦,生存的艰辛,着实给高適上了最生动的一课,让他手心磨出老茧,双鬓生出华发。
庄稼可以年复一年地生长,人生又能有几个八年啊!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拿起锄头,并不意味着放弃梦想;放下锄头,意味着与命运继续抗争!
高適的小宇宙,其实才刚刚开始燃烧。
三
男人的事业,在马背上,在酒杯中,在边塞的沙场上。
高適挥手与往日作别,不回乡,不进京,而是一路向北,来到了苍茫的燕赵大地。
这里是残酷的沙场,却也是边塞诗人的天堂。
大漠、烟尘、牧马、羌笛……直到此时,高適才真正领略到边塞的壮美和开阔。
在这里,他用笔记录边塞的点点滴滴。
在这里,他用诗书写人生的大开大合。
“虏酒千杯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边塞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融入高適燃烧的小宇宙中,他守护的精神家园都化为人生最独特的注脚。
尽管投奔朔方节度副使王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接连失败,他依然固执地燃烧斗志,耐心地等待机遇的垂青。
八年的游历一晃而过,三十五岁的高適返回宋中,再次过起隐居的生活。此后十年间,除去短暂性地游历魏郡、楚地,他一直居住在这里。
他参加过“李杜驴友团”,和“草圣”张旭拼过酒,还一次次送别即将奔赴天南海北的朋友。
要知道,盛唐文艺圈里,高適不仅擅长边塞题材,也是个写送别诗的高手。
心胸日渐开阔的高適,总会为仕途失意的好友端上一碗碗开胃健体的“鸡汤”。与他交好的人,都会受到他的安慰鼓舞。
送别韦参军,“鸡汤”很香:“丈夫不作儿女别,临岐涕泪沾衣巾”。
夜别韦司士,“鸡汤”很醇厚:“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送别李侍御,“鸡汤”很合口:“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
而高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