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银两堆积如山,行员笑脸相迎。这一幕让慌乱的百姓顿时平静下来,取款的人转瞬间变少,甚至有人反而把钱再存了回去,还多了几分对明海银行的信任。
三天的挤兑行动,不仅没有动摇明海银行的根基,反而让银行在百姓心目中的信誉更上一层楼。那些看到银行能够稳健应对挤兑的百姓,反而更加信任这家新兴的金融机构,更多的人开始将钱存进明海银行,连不少中小商户和地产投资者也开始使用银钞进行交易。
顾扒皮策划的挤兑阴谋,反倒成了明海银行树立信用的助推器。顾扒皮这一战,血亏。
眼看谣言与挤兑失败,顾昌不得不转而动用自己的家族势力。他的族叔顾文,乃是国子监的监正御史,在朝中颇有影响力。顾扒皮写了一封信,将秀州知府袁正与明海银行的「勾结」夸大其辞,指控其「包庇海贼势力,违反大宋律,在大宋境内从事非法商业活动」。
顾文在朝廷中得到信后,迅速起草了奏折,弹劾秀州知府袁正,指责他包庇「海贼」势力,任由明海商会这样的外来商会在大宋的土地上公开进行金融活动,损害了大宋地方经济和朝廷的尊严。他在奏折中强调,明海银行和明海商会实际上是来自海上的「海贼势力」,其金融行为正在动摇大宋的经济基础,并影响朝廷的税收,要求立即查封明海银行,并将秀州知府袁正罢免查办。
「这些海贼,本就是窃国寇贼,」顾文在奏疏中提到,「如今他们不仅染指我朝沿海地区,甚至妄图干涉大宋的经济运作,行商贾之道。其用银钞蒙骗百姓,若不即时禁止,恐将危及我朝国本。」
消息传至秀州,方梦华早已预料到了这一点。她在商会内冷笑道:「顾家这招无非是狗急跳墙,他们还真以为可以靠朝堂手段来压制我们的金融扩张?」
然而,这一弹劾奏疏确实让秀州知府袁正陷入了困境。朝廷的压力来自于上层,而他一个出身贼船的两面人又无法与明海商会对抗,这使得袁正左右为难。他很清楚,明海商会的实力已经不仅仅是商业势力,硬碰硬只会自找麻烦。最终,袁正选择了沉默,默许了明海银行的运作。
消息很快传到了舟山岛上的明海商会。方梦华接到陆朝西的报告,得知顾文在朝中的动作后,并没有显得特别惊讶。她早已预见到,当明海银行的影响力逐渐渗透到宋朝本土时,必然会招来地方大户和朝廷势力的反弹。
「顾扒皮这次是动了真格的。」陆朝西皱眉道,「这次不是简单的金融战,而是直接诉诸朝廷。」
方梦华淡然一笑,回望着窗外的波涛。她心中早有对策,对宋朝的官场生态了如指掌。
「不用担心,这种奏折要打压我们不容易。」她转身对陆朝西说道,「准备一份礼物,送给袁正,让他稳住局势。另外,通知在开封的商会代理人,启动我们在朝中的人脉。我们不是没有朋友。」
方梦华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朝堂的纷争中,反而在背后运筹帷幄。她派陆朝西进一步联络了江南各地官员,打通关节,并向明海银行的存款人和贷款人发放了一些小额补助和奖励,稳固了他们对明海商会的信任。与此同时,她加强了明海银行的信用宣传,并通过一系列的公益活动赢得了更多民众的支持。
不仅如此,方梦华还指示商会将顾家的财务状况调查清楚,针对顾家控制的钱庄进行反击。她鼓励银行的客户将资金从顾家钱庄转移至明海银行,并向顾家的高利贷客户提供了更低利率的替代方案。这一招让顾昌的钱庄损失惨重,不得不关闭了部分分支。
在这场金融战争中,顾昌不仅未能动摇明海银行的地位,反而因为其高利贷业务的萎缩,导致家族财力受损。而朝堂上的弹劾最终不了了之,方梦华与明海商会依旧牢牢掌控着上海滩的金融命脉,并将其影响力逐步扩大至整个江南地区。
「顾扒皮?不过是只跳梁小丑罢了。他以为我们是靠银子打天下,其实他错了,」方梦华心中冷笑,「真正的力量,不是金钱,而是人心。」
遥望着东海的方向,未来的路仍然辽阔无边。她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顾扒皮这一类地方豪强,终将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