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金兵南下(1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451 字 3个月前

宣和七年十月初八,金兵的铁骑终于发起了针对宋朝的全面南侵。大金国的诸位旗主们分兵两路,按照完颜希尹周密的计划实施战略进攻。这一场战争将决定两国的命运,然而,对于远在汴京的宋廷来说,这突如其来的危机,仿佛还未完全为人所觉察。金军的计划看似复杂且极具风险,但由于宋朝的腐败与内部矛盾,最终为金人提供了创造奇迹的机会。

却说金国自灭辽又收拢北高丽之后,疆域广袤,国力蒸蒸日上。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完颜晟)为更好整合兵力,参照完颜希尹从大名府翠云楼偶然所得的《鹿鼎记》话本中「虚构」的清朝,命完颜宗望(斡离不)与完颜宗翰(粘罕)整编金军,划分为「十旗」,各旗主分领精锐,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军事体系。

这十旗分别是正黄旗(完颜吴乞买)、镶黄旗(完颜宗干)、正白旗(完颜宗翰)、镶白旗(完颜蒲家奴)、正蓝旗(完颜宗望)、镶蓝旗(完颜斜也)、正红旗(完颜希尹)、镶红旗(完颜银术可)、正黑旗(完颜宗弼)、镶黑旗(完颜娄室)。每旗由旗主亲自统领,并有猛安祥稳和谋克详稳协同指挥,兵力更为集中,号令更为通畅。

完颜宗望为正蓝旗旗主,完颜阿骨打次子,长耳垂人称「菩萨二太子」,麾下三万精骑精锐,身披铁甲,号称金国铁骑之魂。他擅使六十斤虎牙棍,战无不胜。完颜宗翰为正白旗旗主,前国相完颜撒改之子,治军严谨,运筹帷幄,被金军中称为「粘么喝勃极烈」。

是时,宋军与金国之间,因前年张觉叛宋投金又反复无常,导致双方盟约破裂。宋廷枢迷使广阳郡王童贯闻金军整编十旗,声势浩大,深感不安,遂遣郭药师整顿燕山府兵马,欲图抵御金军南下。金军得到消息,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联合上奏太宗完颜吴乞买:「南人渝盟,且军势日益强大,我军若不先发制人,恐为后患。昔日辽狗即因错失良机,终被我大金所灭。今正是挥师南下,乘其不备之时。」

完颜吴乞买采纳其计,遂命两位大将领兵伐宋。

东路军由正蓝旗完颜宗望、镶蓝旗完颜斜也、正黑旗完颜宗弼、镶黑旗完颜娄室等金国猛将统领,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招降郭药师的常胜军,随后直取河北平原,兵锋直指宋朝首都开封汴梁。

西路军由正白旗完颜宗翰指挥,镶红旗完颜银术可和镶白旗完颜蒲家奴担任副将。

完颜希尹深知,宋朝一旦失去太原和河北平原,整个中原将完全暴露在金军的铁蹄之下。东路军直指开封,西路军则通过洛阳封锁住了陕西宋军的东进勤王路线,同时阻断了赵佶一旦战局崩溃后西逃四川的可能性。

完颜宗望率镶蓝旗,领平州南京路三万精骑,自居庸关南下。行军途中,宗望令旗下十翼分为左右翼,各翼由十旗中其他旗主轮值统领,展现出整编后的灵活作战模式。正黄旗旗主完颜吴乞买的亲信完颜银术可与宗望协同指挥,他手握精锐,专负责前锋冲阵。正红旗旗主完颜希尹则负责粮草调配与后勤保障,使金军行军无后顾之忧。

完颜宗望的行军阵列独具一格,不再是传统的分散骑兵突袭,而是多旗联合作战,旗与旗之间配合默契。他对麾下将士训令道:「我金军已非昔日之乱兵,整编十旗之后,旗主各负其责,若能合力,则战无不胜!」

转眼之间,金军行至白水河畔(今北京密云水库),探子报:「南蛮子王安中领军五万,严阵以待于河边。」完颜宗望闻言,笑道:「南军未见我军十旗之威,正好以此一战,破其锐气!」

完颜宗望当即命令:「镶蓝旗为前锋,镶黄旗居左翼,镶黑旗从右翼突袭,正黑旗居中军,稳守粮草后援。待南军阵脚不稳,正蓝旗再出击,直取敌将首级!」

各旗主得令,立即调动兵马,各自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片黄沙狂潮,扑向宋军。完颜斜也率镶蓝旗率先出击,长矛如林,骑兵如雷霆般卷过宋军阵列,瞬间撕开一道缺口。紧接着,镶黄旗与镶黑旗从左右两侧包抄,宋军被迫转移阵型,陷入两难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