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第三二〇章 忠烈与三姓(2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768 字 3个月前

翌日,完颜宗望的军队终于逼近城下。金军旌旗猎猎,马蹄震动,压迫感如泰山般沉重。郭药师率领众军官出城迎拜,剃发降金。他以礼将蔡靖奉上,蔡靖面如死灰,不发一言,双目却尽是悲愤。完颜宗望见常胜军投降,大喜,立即将其纳为己用。郭药师随即效忠于金,转而为金军出谋划策,助金兵东路军继续南征。

正蓝旗麾下大帐内,灯火通明,帐外的寒风呼啸,萧瑟的夜色映照着这片刚刚归附的燕地。大帐之内,完颜宗望居于首座,身披重甲,手握酒杯,旁侧坐着郭药师,神情肃然,然而目光中却难掩几分不安。随行将领完颜宗伟、萧王家奴等人环坐两侧,皆带有胜利的自信。

完颜宗望举起酒杯,向郭药师微笑道:「药师将军,本旗主素闻你智勇双全,今日果然不负所望。宋军不堪一击,你之计谋,实为上策。」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夹杂着些许讥讽,「不过,药师将军,可曾听说过吴三桂的故事?」

郭药师心中一颤,不知这「吴三桂」是何人,但仍恭敬答道:「请二太子明示。」

完颜宗望放下酒杯,眼中寒光一闪,冷笑道:「按我们大金尽人皆知的那个话本,吴三桂,乃南国旧将,献关降于我女真,协助破门而入,屡屡立下大功,被封为平西王。可你知道后来如何了吗?」

郭药师微微躬身,拱手道:「恕末将孤陋,未曾听闻其结局。」

完颜宗望将身子向前倾了些,目光直视郭药师,冷冷道:「吴三桂助康熙大帝平定天下后,功高震主,康熙大帝本不信他,后来果然反叛,终被诛灭三族。你说,你郭药师先叛辽降宋,现在又叛宋降我,是不是和他一样?」

帐内一时寂静,众将皆面露异色,纷纷看向郭药师。郭药师心中一凛,额头冒出冷汗,但面上仍保持镇定,忙起身拱手道:「二太子明鉴,末将为大金效忠,决无二心。宋朝气数已尽,末将只愿随二太子南征北战,誓死效力,绝不敢心存他念。」

完颜宗望冷哼一声,摆手示意郭药师坐下,口中却缓缓说道:「郭药师,你若能效忠我金国,自然有你一席之地。但你要明白,吴三桂的下场就在你眼前,若有一日你背信弃义,或怀有二心,结局自不必多言。」

郭药师额头冷汗涔涔,心知此刻若再言不忠,只会加深完颜宗望的疑虑。他稍作镇定,恭声答道:「末将明白吴三桂的教训,绝不会自取灭亡。末将一心为二太子效命,愿将宋廷虚实尽数告知,并献上策略,以助二太子早日平定中原。」

完颜宗望点头,脸上浮现一丝冷笑,心中却已对郭药师更加警惕。他转头向旁侧的完颜宗伟与萧王家奴说道:「传我令,整备军马,三日内起兵南下,彻底平定中原!」

帐中将领齐声应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只有郭药师一人仍跪坐在那里,低眉顺目,心中暗自思量着自己的未来。

金国狼主吴乞买闻郭药师投诚,心中极为高兴,不仅加封其为燕京留守,赐以金牌,还赐姓完颜,自此郭药师改名为完颜药师。他屡次献策,使得完颜宗望南征之路更加顺畅。

东路大军势不可挡,入主燕山府,夺取了大批军器、战马与甲胄。五万匹战马,五万副铠甲,常胜军七万兵卒,尽归金国之手。至此,燕山府州县已悉数平定,宋军无力抵抗。燕地的风声开始传递着郭药师叛宋投金的消息,各地望风而降。

中山府守将王彥、刘璧得知燕山已被金兵攻破,深知形势已不可逆转,带领两千兵马归降完颜宗望。至此,宋廷在燕地的抵抗彻底瓦解,金军顺利占领整个燕山路八府,并将宋军常胜军的精锐武装悉数据为己有。

常胜军的叛宋降金,使得金国的大军更加如虎添翼,南下之路畅通无阻。宋廷在北方的防线已是千疮百孔,郭药师的名字,亦成为了忠臣口中的耻辱与背叛的象征。燕地一带,宋民对其投降之举嗤之以鼻,而金兵却将其视为头功之臣,南征大业的功勋卓著。

燕山府的寒风依旧,但它已不再属于大宋。

数日后,金军大举南下,完颜药师随完颜宗望征战,屡次献策,攻城拔寨,捷报频传。而在金国的高层之中,关于「吴三桂」与「郭药师」的传言却不胫而走。金国大将们虽看似信任完颜药师,但心中已然把他视作一颗随时可能反叛的棋子。完颜药师对此心知肚明,表面上越发恭顺,却暗自惶恐不安,每夜辗转难眠,仿佛看到自己逐渐走向「吴三桂」的覆灭之路。

他虽然屡立战功,甚至被金国封为燕京留守,但心中始终笼罩着一层阴霾。他知道,自己在金国眼中,永远只是个可用之人,而非可信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