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李嗣虽盼援已至,但见援军迟迟不动,也不禁焦急万分。夜间,他率数名亲兵潜出城外,试图与王禀直接联络。夜色掩护下,他见到王禀,激动说道:「将军,城中危在旦夕,若不速攻,恐怕守不住了!」
王禀闻言,叹道:「金军强大,急攻恐怕中其诡计。然若不行动,代州确实岌岌可危。」两人商议后,决定次日清晨发动夹击。
次日清晨,王禀命宋军从侧翼突袭金军大营,李嗣则率守军趁势出城反击。战斗骤然爆发,宋军援兵和代州守军内外夹击,金军措手不及。
但完颜宗翰早已预料到这一行动,命令正白旗与镶白旗主力回防,再次合围宋军,宋军两面夹击虽一度占据上风,但在金军顽强抵抗下,逐渐失去优势。
李嗣奋力杀敌,但终因寡不敌众,被金军生擒。代州终陷落,李嗣与城中将士大部分战死,只有少数人随王禀撤回太原。
代州城被金军攻破后,整个河东路边境一带的局势变得愈发危急,尤其是位于西南的崞县,成为完颜宗翰下一步进攻的目标。彼时,崞县的守将李翼武艺精湛且忠勇可嘉,在得知代州城陷落、繁畤等县也已不保的消息后,李翼意识到敌军来势汹汹,遂与县令李耸、县丞王唐臣、县尉刘子英等官员商议,决定迎战到底。
完颜宗翰带着金军大队人马自北而来,雄壮的战马踏破积雪,卷起阵阵寒风。面对敌军逼近,李翼召集手下的将领,折家后裔折可与、折可存兄弟义愤填膺,挥戟策马,表示愿与敌决一死战。李翼感叹道:「金兵两白旗兵势已不可挡,代州已失,如今崞县孤悬于敌阵,我等唯有死战以报国。」
在县外的平原上,两军阵列对峙。李翼和折可与带着崞县的守军列阵于城前,城墙上插满大宋旗帜,战士们士气高昂。折可存率先出马,高声痛骂:「我折家世代为国捐躯,岂能容得女真叛贼肆意妄为!」
完颜宗翰闻言,策马缓缓出阵,冷笑道:「代州已破,尔等不过是困兽犹斗。若肯剃发归顺我大金,我可保你折家世袭雁门关,甚至让你执掌一方。」他以高声诱降,试图动摇宋将的军心。
折可存怒不可遏,提枪飞马直冲完颜宗翰,两军前线杀声震天。折可存和完颜宗翰在阵前激战七八十合,完颜宗翰不敌,假意败走。折可存不顾一切追击,完颜宗翰趁其疏忽,回身搭弓,一箭射中折可存的臂膀,折可存虽中箭,仍不愿退却,拼命杀敌。
折可与见兄弟受伤,愤然策马迎战,直取金将镶白旗猛安详稳完颜拔离速。两人战了六十多合,完颜拔离速虽久战不下,仍依仗体力优势,将折可与逼回阵内。此时,李翼亲自上阵,与完颜拔离速大战七十合,力不从心,被迫退回。随之,义胜军的统领崔中、都监张忠辅相继出阵,崔中虽然战意不强,却被张忠辅激怒,仍拼死与敌鏖战。
不料,崞县内的义胜军统领崔中竟心怀二意,早已密谋投降金军。在战事胶着时,崔中密令手下斩杀忠心守城的张忠辅,并夜里引金兵入城。城内的防御顿时土崩瓦解,金军借此机会,冲入城中,展开激烈的巷战。
李翼、折可与等将领奋力搏杀,血战至天明。李翼披甲杀敌,满身鲜血,却依然挺立在残破的城墙上。折可存虽负重伤,仍坚持不退,他在巷战中单枪匹马斩杀数十名女真士兵,直至契丹正白旗详稳耶律怀义亲自上阵,将他擒获。
崞县终究无法支撑,完颜宗翰率军入城,直至城中俘虏李翼、折可与等众将。完颜宗翰亲自见到折家兄弟,叹道:「折家果然忠义不屈,现今代州已破,崞县亦难再守,若你们愿意剃发归顺大金,依然可重享荣华,复官重用。」
李翼闻言冷笑,愤然斥责道:「我大宋忠臣,不幸今日落于尔等手中,杀则杀之,何必多言!」折可与更是愤怒,回骂道:「折家世代为国,怎会为苟且之生而降你蛮族?大丈夫不过一死!」
完颜宗翰见其坚贞不屈,最终下令将李翼、折可与等人处死。临刑之际,李翼面向南方,慷慨激昂地呼喊:「吾辈虽亡,愿后世子孙能为国雪耻!」折可与则不发一言,只是冷眼望着金军,带着满腔愤恨走向刑场。
完颜宗翰叹道:「南朝虽乱,然忠臣犹在。」
随着崞县的陷落,河东防线再度告急。丰州(今呼和浩特)汉军旗都统郭企忠(郭子仪后人)奉命镇守代州,接手崞县战后的善后事宜。而完颜宗翰则继续挥军南下,直指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