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戴罪之身(1 / 2)

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544 字 3个月前

夜深沉,松子岭的篝火微微跳动,岳飞凝视着火光,眉头紧锁。他刚提出返回隆德府的计划,但梁兴沉思片刻后,郑重分析道:「岳兄,恐怕此行回隆德府不妥。且不说你手下三千禁军早已在平定军战役中损失惨重,城中能战之兵已寥寥无几,便是你能赶回去,面对两白旗金兵的主力南下,那座空城也守不住。知府刘浩虽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好官,但他没必要为此殉国,多半会弃城而走。」

岳飞听罢,心中一震。他素来尽忠职守,从未考虑到失去地盘后可能带来的朝廷弹劾。然而梁兴的下一句话更是让他心中掀起波澜:「岳兄,你虽是一心报国,但你所在的禁军体系,实非净土。朝中那些势力,尤其辛兴宗和刘光世一类的将领,素来对你忌惮。他们眼见你连战连捷,早有心排挤,若知隆德失守,定会借机在官家面前进谗言。恐怕此时,你已是个‘戴罪之身’了。」

岳飞沉默良久,眼中闪烁着痛苦与愤慨。他并非不知朝中权臣倾轧的阴险,但自己向来以忠心事国,自信问心无愧,不料竟被朝堂之人拿忠诚做了把柄。半晌,他缓缓道:「若真如此,岳某何以为忠?难道从今往后,便要抛下这江山百姓而独善其身吗?」

梁兴见岳飞神色激愤,却未曾因自己身陷困境而动摇志向,心中暗自钦佩。他缓声劝慰道:「岳兄,你是个堂堂忠义之人,然而时局险恶,身在江湖,行事须得灵活。你如今既然失去隆德之地,与其孤注一掷,不如暂且按兵不动,积蓄力量。待有朝一日卷土重来,方能真正为民请命、守土抗敌!」

岳飞微微点头,心中的愤懑与无奈渐渐平复,换作一种隐忍的决心。他知道梁兴言之有理,自己此刻若执意回隆德府,除了徒增困境毫无助益。既已被孤立排挤,倒不如在这山野之间,另辟蹊径,培养真正忠诚可靠的队伍。

李进见状,也附和道:「岳统制,如今河北各地百姓受金兵侵扰,民不聊生。大伙儿也看得出来,朝中正直之士不多,咱们若能在此广结义士,练兵抗敌,才是为国分忧的正途!」

岳飞环视众人,见众将目光坚定,纷纷以眼神示意愿与他同生共死。岳飞心头一热,振臂一呼道:「今日我岳飞虽失隆德之地,但得诸位兄弟相助,便是失去官职又有何妨!咱们且在此地暂立营寨,若有一线机会,定要将金贼赶出这片汉家土地!」他的话掷地有声,激荡着夜色中的山谷,令在场众人无不热血沸腾。

梁兴拍掌大笑,豪气地说道:「岳统制果然是我辈好汉!既如此,兄弟们便听将军号令,哪怕做山野草民,也要替百姓出一份力,抗击金贼!」

篝火之旁,众人纷纷举杯,将酒水浇在地上,以天地为证,发下抗金雪耻的誓言。岳飞目光沉稳,心中渐生新的志向。他知道,虽前路未明,但忠义之志已然深植于心,再也无人可动摇。

梁兴看出了岳飞的犹豫,便开口道:「岳统制,宗老相公一心抗金,他在磁州招募绿林好汉、收编流民,以河北西路团练使的身份抵挡金兵,为河北百姓开辟了一片避难之地。丁顺、杨进这类恶贯满盈横行一方的匪徒,宗老相公尚能包容并加以改造,而你岳家军乃忠勇之师,若能投靠宗老相公,必会被他重用!」

岳飞听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素来仰慕宗泽,听闻此老平生秉持刚正,虽年过花甲,却不曾为朝中权贵所惑,更未受金人威逼所动,实乃一代忠良。他心中对宗泽的敬佩无以言表,暗想若能在宗泽麾下继续抗金,确是为国效力的正道。

梁兴见岳飞默然不语,又补充道:「岳统制虽是戴罪之身,但宗老相公心胸宽广,绝不会因朝廷谗言而拒人千里。何况您也可以借此途径回到河北,正好打听家人安危。相州一带的民间传闻早已流传您岳家军英勇抗敌的事迹,您若回去,定能激励乡梓,鼓舞河北百姓之心。」

岳飞点头,缓缓站起身来,转身朝着北方遥望。那是故土所在,也是亲人身处之地。他的母亲姚氏和妻子刘氏带着年幼的两个儿子岳云和岳雷,不知如今安危如何。自金人南下后,河北流离失所的百姓无数,家中安宁恐怕早已不复存在。

「梁兄所言极是,」岳飞终于开口,语气沉稳坚定,「岳某一生立志报国,眼下隆德失守,不去磁州抗金,便是贻误战机,愧对百姓。宗老相公素有忠义之名,他能容纳四方好汉,想必也不会拒绝我岳飞之心。我决定,投奔宗相公,与河北儿郎们共抗胡虏,保我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