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听了两人交谈,心头既是欣慰,又有一丝自惭。他常年在夫人李清照盛名阴影之下,时常觉得自己有愧。而如今,面前的方梦华同样是一位奇女子,却在这乱世中开辟出一片天地,实属罕见。他轻咳一声,似欲掩饰心中钦佩,道:「今日在下虽来谢郡主之恩,也有一桩喜事告知。多亏郡主告知相州龟甲文字之事,在下数年如一日整理文献,破译了一千多个商朝的上古文字,现已编成《金石录》一书,百年后亦可留存一卷典籍,为世人所学。」
方梦华对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学问素来敬佩,闻言由衷地赞道:「金石不朽,文字流传,赵知府与夫人此等功业,乃千秋之事。」
赵明诚微微一笑,面露自得,但心中仍有些惋惜。他心知青岛港带动了莱州的繁荣,给他仕途增色不少,即将升任金陵知府,政绩有成。然而,此刻立在方梦华面前,他感到无论是才华还是胆识,这位郡主无疑将名垂青史。而他,或许依旧只是在李清照和方梦华这等奇女子的辉煌下留下几许黯淡的名字。
赵明诚赴任金陵知府,这一南行之途成了他与李清照对南方风土民情的探索之旅。李清照对青岛港的繁荣景象早已感到惊讶,尤其是由方梦华的明教管辖的明州港口,贸易繁荣和文化交流无不引人入胜。她兴致勃勃地回忆起方梦华曾提到的河姆渡遗址,提议道:「既然我们要南下,不如路过余姚江,去一探那传说中的古老文明。」
赵明诚略显惊讶:「河姆渡遗址?莫非是更早的先民遗迹?」
李清照微笑颔首:「正是。若非郡主提及,我竟不知在这江南之地竟然还藏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我听说那地底下埋藏着五千年前的遗物,有先人居所、陶器、粮食遗存,便觉奇妙至极。若能一见,便不虚此行。」
赵明诚心中也微微动容,自己虽长年热衷金石文字,却未曾探寻过这些更古老的文化。二人一拍即合,决心借此赴任之行,顺路前往河姆渡遗址探访一番。
这一路南行,二人经由明教治下的几处重镇,愈发深刻地感受到南方的兴盛繁荣。自离开京东后,江浙两地的明教管辖区宛如另一个世界,远胜北方的繁荣景象。
当他们海路抵达明州的余姚江畔,河姆渡遗址的破土结构和守护的达蓬山第二师驻军早已守候。李清照见到遗址出土的陶器碎片、骨器和碳化的稻谷种子,内心震动不已。她低声对赵明诚道:「此处的遗物竟然远超我等所知,甚至可以窥探到五千年前先民的生活踪迹。如此看来,江南地势虽低湿,却早已是文明起源之地。」
赵明诚也点头称叹:「原来江南不仅人杰地灵,竟自古便是繁华之地。明教以如此智慧去保护这片土地,实乃功德之举。」
李清照却意有所思,目光穿越岁月,仿佛望向更久远的未来:「也许今日方郡主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为百姓安居,更是为千年后的后人留下一抹明亮的光芒。」
离开河姆渡遗址后,他们一路北行,沿途经过杭州,再至秀州明教的重镇上海滩。在这里,赵明诚和李清照看到远超北方的繁华景象,船只穿梭,货物琳琅满目。尤其上海滩上,不仅有江浙、福建的商人,更有来自倭国、高丽和大食国甚至拂菻国的胡商,身穿各式服装,与明教的商贾们讨价还价,繁忙景象让人目不暇接。
李清照不禁赞叹道:「只道江南风光无限,今日一见,果然不负所望。」
赵明诚也感慨道:「如今江南之盛,有明教之力,也是大宋之福。待我赴任金陵,定当全力佐朝廷复兴南方,以不负郡主和夫人所望。」他握紧李清照的手,二人对未来满怀期待,在这繁荣的江南之地,他们心中所想的,不仅是仕途与功业,还有那长久以来对学问、文化的追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