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东南方的奄美大岛,海风夹杂着咸湿的味道,吹拂着岛上的硫磺鸟岛方向,传来工人们整齐的号子声。这个岛屿,原本不过是一片荒凉之地,如今却因舟山军的开发而焕然一新。
大岛中央的村落中,一万浙西摩尼教难民在此安居,他们多是当年方腊起义失败后被迫逃亡舟山的教徒,如今在这里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安心礼拜和生存的家园。村中央的摩尼光明寺高耸,白色墙体反射着阳光,显得庄严而圣洁。光明寺前的空地上,方腊旧部的长老余五婆带领村民组织了一场祈祷仪式,感谢明教教主方梦华给予他们这片土地。
一位中年妇人怀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轻声说道:「若没有教主的恩典,我们恐怕早已死在流亡途中。」
余五婆摆摆手,语气低沉:「教主赐我们这片土地,但也交托了责任。奄美大岛不仅是我们的家,更是舟山军的补给基地。若我们守不住这里,就愧对教主的信任。」
村民们齐声应和,心中充满了责任感和对未来的期待。
硫磺鸟岛上,矿井口白烟袅袅,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这里是大岛的经济命脉,整个岛屿的硫磺开采和加工都依赖此处。几十名来自宋朝沙门岛牢城营的重刑犯正在矿井中劳作,破碎的岩石被运出井口堆积成山。
矿场的管理者,是舟山军派来的包完亲信、江湖名号「黑鞭」的齐万钟。他身材魁梧,手持一条皮鞭巡视矿场,身旁跟着两名近卫兵。
「干活快点!想赎罪,就别偷懒!」齐万钟朝一名动作迟缓的囚犯怒吼道,皮鞭狠狠抽在地上。
囚犯擦了擦脸上的汗,低头继续挥动铁镐。他们知道,这里的日子虽然艰难,但比起在沙门岛的牢狱中苟且偷生,已经算是一种解脱。
而矿场旁的一间小屋中,舟山希望小学毕业的化学师刘文达正在铅室法实验室里调试硫酸浓度。他是从方梦华麾下调派到这里的技术骨干,负责监督硫酸工厂的运转。
一名工人报告:「刘工,今天的产量已经达到了十桶硫酸,可以发往舟山。」
刘文达点点头:「很好,告诉运输队明天一早出发。舟山那边催得紧,这批货不能耽误。」
大岛西岸的港口,硫磺与硫酸的成品堆积如山,运输船只随时待命。这些工业产品不仅用于舟山军的火药制造,还被改造成硫磺皂、硫磺粉等日用品,通过明海商会销往宋朝和倭国乃至泉州港的大食和拂菻国胡商,成为岛上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港口的办公楼里,摩尼教的余五婆与明海商会的总管正在谈判。
「余长老,这批肥皂在倭国的销量很好,但我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扩大生产线。」总管开门见山。
余五婆沉思片刻:「扩招工人不是问题,但我们要确保不破坏村民的生活。如果有新的移民到来,我们会安排更多人手协助生产。」
总管笑了笑:「合作愉快。奄美大岛正在成为南方的重要生产基地,我们看好这里的未来。」
傍晚时分,岛上的村庄和工厂同时亮起了灯火。一边是祈祷后的村民们围坐在光明寺前,唱着夷数的赞美诗;另一边则是矿场工人和工厂技师们紧张忙碌的身影。
余五婆站在光明寺前的台阶上,看着不远处硫磺鸟岛方向的浓烟,感慨道:「光明与黑暗并存,这是教主带给我们的使命。我们要在这片土地上开创未来,赎罪的人也好,辛勤劳作的人也罢,终将为明教的光辉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空渐渐暗下来,硫磺矿的火光与村庄的灯光交相辉映,奄美大岛在这片海域中,显得生机勃勃却又暗藏压力。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也是一个硝烟四起的前沿阵地。